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堂策

数学课里也有“诗文化”

发布时间:2019-07-17 作者:刘风云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更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而将数学与诗歌进行整合,有时候对课堂有效性的构建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用诗歌解读数学

首先,用诗歌形式导入新课。在执教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数》时,教师可以用郑板桥的《咏雪诗》和邵康节的《山村咏怀》导入,这两首诗分别是“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充分说明“数数”也能成诗。教师接着出示有关“数数”的图片,以奇妙的数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用诗歌描述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多是由数字组合而成,抽象而概括,不像其他学科富有故事性、直观性,有些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而诗歌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清代徐子云的《算法大成》中有数学诗云:“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中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尽不差争,三人同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很有韵味。

再次,用诗歌理解数学问题。在学习青岛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章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入诗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发学生思考:“各不同”的原因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观察物体》这章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各不同”。本诗与这一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尝试作诗吟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问这是为什么,只是角度各不同”。虽然有的小诗欠工整,但可以看出,这是经过思考、提炼后总结出来的,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

用诗歌解决数学问题

用诗歌的形式练习数学问题。在学习“10的分解”时,我采用了诗歌形式来练习:“树上十个大苹果,分给你,分给我,你一个,我九个,你二个,我八个,你三个,我七个……”一边说,一边分,同时两个学生做拍手游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置于有趣的拍手唱诗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

用诗歌验证数学问题。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5页练习题,“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周,每天走55千米,大约要2年才能走完。算一算,地球一周大约长多少千米?”解答过程是这样的:365×2=730(天),730×55 ≈42000(千米)。做完题目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诗句非常有气魄,也非常准确。

用诗歌提升数学的价值

诗歌拓宽了数学课的广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各门课程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在数学课上结合教学环节适时融入诗歌,这样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一个只有数学知识的数学课堂,而是一个充满诗意、有广度、有文化韵味的课堂。

诗歌丰厚了数学课的文化底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例如,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自主练习题涉及了回文数。

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

38+83 → 121

93+39 → 132+231 → 363

78+87 → 165+561 → 726+627 → 1353+3531 → 4884

教师适时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回文对联和回文诗句,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洞帘水挂水帘洞,山果花开花果山”,让学生对于回文数有了直观意义上的理解,感受回文数和回文联的韵律美,同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奇妙。

清代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画家要广泛搜集、利用各种素材,作品才有生命力。而与诗歌相结合的数学课堂,是更加富有活力的课堂。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新湖南路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7月17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