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校长观察

具备两大要素才能称为教育家

发布时间:2020-03-30 作者:柳袁照 来源:中国教师报

实现校长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教育发展的大事。不同时间段,又有不同的说法:名校长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好校长培养。当然,这三者之间也有交叉。概括起来,无非就是要培养更多的校长成为真正的教育家。

由此,我想到了陶行知100年前写的《第一流的教育家》。他把教育家分成两类:一类是“常见的教育家”,还有一类是“一流的教育家”。在校长层面,我尝试进行对应: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好校长三者之间只要满足一条,即是“常见教育家”;而同时满足三条的,就是“一流的教育家”。这两类教育家,可以说是两个层次的教育家,有本质的差异。

对于第一层次“常见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包含三种:“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这三种教育家的具体内涵他没有说。过了100年,这三种“常见的教育家”现在还有没有?假如有,我能不能替陶行知补充一下这三种教育家的定义?什么叫“政客的教育家”?以长官的脸色、以领导的意志为准则办学校的校长,是不是属于这一类?至于师生的利益是其次的。什么叫“书生的教育家”?只知道按书本做事、理论脱离实践的校长,是不是属于这一类?空有一腔抱负,想法与做法却大多不切实际。什么是“经验的教育家”?凭经验、摆老资格做事的校长,是不是属于这一类?观念陈旧,无理论指导,井底之蛙、不知山外有山。我觉得,那些被评为名校长、列入教育家培养的人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陶行知心目中所认可的教育家,当然不是这三种类型的教育家,而是“一流的教育家”,即真正的教育家。这样的教育家必须具备两个要素:“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与“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说得太好了,陶行知之所以是陶行知,奥秘就在这里。他的见解至今仍有意义,一点不过时,仍具有指导意义和警醒作用。

什么叫“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具备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敢于开拓,勇于在未知的路上标新立异。真正的教育家是朝气蓬勃、不断挑战自我的人,他们以自己创造性的教育实践,为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提供教育发展与学校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格局。

什么叫“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当时,国家贫苦,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边疆,教育缺乏、落后,陶行知倡导“平民教育”,鼓励、提倡大家去那里开拓教育新领地。他说:“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们没尽到责任。”

100年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于当下如何理解?我认为是指要到教育薄弱的地方去。“一流的教育家”,不能只待在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生源优秀的学校或地区。要去薄弱地区或学校,去以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学校或教育机构。优质学校的文化、制度均已确立,无论谁去做校长,至少都能守住,三五年的定式也能保证学校的惯性发展。所以,“一流的教育家”不需要长年累月待在优质学校、品牌学校。“未开化”的地方、领域、学校,更需要“一流的教育家”去引领、去改变、去提升。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成为真正“一流的教育家”。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多年来,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县(区)层面,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了或正在培养一大批“教育家”“名校长”,但遗憾的是许多人仍然停留在“常见的教育家”这一层面。

这些校长停留在“常见的教育家”这一层面,原因也是众多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原因,还有环境等外部因素。“一流的教育家”需要“纯粹”,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当下的环境使校长容易变得功利。教育家本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现在作为一个“工程”,给校长分门别类,冠以各种名称与美誉,这既揠苗助长又强化了校长的功名意识。各级名校长、教育家校长的培训原本是一件好事,但许多时候做法与愿望南辕北辙。培训之前,有些校长属于“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参加培训之后则转向了“政客的教育家”。因为现在一些专家本身就是政客专家,经过他们的系统培训,“功利行为”有了理论支撑,从理论到实践,加快了校长向“政客的教育家”转变。

因此,想要成为真正“一流的教育家”,只有按照陶行知的要求去做,确立“创造精神”与“开辟精神”,鼓励校长去薄弱学校、困难学校。不要怕,陶行知认为,做不到的人“只有一个病根,这病根就是怕”,所谓有“四怕”:即怕难、怕苦、怕孤、怕死。有了这个病根,无论怎样培养都成不了“一流的教育家”,这点我们不得不察。对一些已经列入培养对象的人,发现问题要实行一票否决,这点我们不得不做。否则,“一流的教育家”不易涌现。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原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04月01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