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渭南素质教育·校长谈(4)

精准发力 全面提升德育效果

发布时间:2020-04-14 作者:闵卫强 来源:中国教师报

素质教育实施体系,陕西省渭南市各学校从德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体育、艺术、科技信息、社会实践七个方面有效推进。

————————————————————————————

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不断明确德育要求、调整德育思路、整合德育资源,形成了体系全、内涵深、途径广的鲜明特色,成为渭南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开发课程,构建德育体系。课程是理念,课程是资源。让德育内容课程化是构建德育体系的重要策略。除了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学校还结合渭南实际,开设了书法小课、经典诵读、慈善教育等德育课程。依据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立足学生德育现状,编写了《可爱的家乡》《阳光少年》《安全避险我知道》等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传统文化、自然、艺术、安全、劳动、情怀、仪式、人文、创新等九大育爱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让德育以生活化的方式走进课堂,以情境化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依托课题,深化德育内涵。研究是动力,研究是源泉。把德育纳入课题研究的范畴,是深化德育内涵的重要步骤。为了深入践行“以爱育爱,爱心相传”的教育理念,让“爱的教育”更清晰、更系统,学校选定了《爱的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资料收集为辅,把全员参与与专题攻坚相结合,明确了爱的内涵、内容和途径,为每个年级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2016年7月,我们的研究成果《用爱陪伴教育》一书出版。

2017年,学校又将研究视角转向慈善教育,承担的教育部“十三五”规划课题《西部小学慈善教育实践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立项开题,开发校本教材《慈善读本》,被省内外学校广泛借鉴。

设计活动,拓宽德育途径。活动是载体,通过活动立足体验,进而育人,是拓宽德育途径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构建书香校园,文化育人。营造浓郁书香氛围:图书室12万册书籍,阅览室50多种400多期杂志报刊,供师生借阅;朗读亭,师生可定期预约,品读经典;班级读书角,个人流动书箱和家庭小书架、小书柜为孩子的自主阅读保驾护航。开展创意读书活动:主题阅读课、读书分享会、师生原创新书发布会、图书集市等,让学生爱上读书。借力丰富社会资源:诚邀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教师刘泽宇讲述亲子阅读;邀约作家李绵梦开展“作家妈妈讲绘本”活动;组织家长进课堂,分享读书故事。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以书为友,开阔视野,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好习惯。

二是赋予劳动新内涵,劳动育人。在参与服务中自育:学校通过每天“劳动10分钟”、每月参加“劳动技能比赛”、每学期“担任班级CEO”、每年参与“红领巾监督岗”、假期学做美食等活动,关注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实践体验中育美:学校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参与社会公益,打开学生观察社会的窗口,打破学生与社会的围墙。在探究制作中创新:学校开展“植物盆”种植、小课题研究、自制地球仪、绘制校园植物分布示意图、一把奇异的尺子等活动,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闪现的灵感,点燃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火花,发展创新思维。

三是共建美好大家庭,情怀育人。我们鼓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学校建设,倡导大家提供“金点子”“好创意”,在学校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让学校的每个物件、每个地方都承载实小人自己的故事。我们希望师生的作品成为学校最美的风景和装饰品。学校的每块砖、每棵树、每幅画都烙上爱的印记,成为师生美好的记忆。

近年来,学校因势而为,精准发力,着力开展有意义、有意思、有温度、有味道的德育活动,成果斐然:“感动实小”“师德标兵”等教师标杆群体涌现;能包容、有责任、懂感恩、肯奉献的实小少年茁长成长;教育部“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省委、省政府“文明校园”“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04月15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