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争鸣

不学习就是不孝,值得商榷

发布时间:2020-09-01 作者:李 健 来源:中国教师报

近日,一份关于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五中学的资料引起关注。百度百科对应词条“办学条件”一栏介绍,“廊坊市第十五中学的校训是‘不学习就是违纪,不学习就是不孝’”“十五中没有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只有听话的学生和不听话的学生”“建议自律性不强的同学优先考虑这所中学”。

这一校训迅速引发热议,原因在于该校训偏离了教育初衷。

校训是一所学校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廊坊市第十五中学将“不学习就是违纪,不学习就是不孝”当作校训,明显有违教育初衷,缺少应有的教育境界和教育品位。这一校训的初衷无疑是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对家庭负责的人才。在校训制定者看来,一个学生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就是违纪;现在不学习,将来没有本事回报父母,甚至拖累父母,成为啃老族,这就是不孝。这样的解释显然有点牵强附会了。

诚然,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认为不学习就是违纪,体现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工具。作为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认真研究学生不学习的原因,是课堂教学出了问题,还是学生自身怕苦畏难产生了厌学情绪?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一旦不学习被当成违纪看待,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就要对照学校规章制度给予相应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将不学习等同于不孝,更是匪夷所思。成才道路千万条,努力学习考上心仪的大学、找到稳定的工作固然可喜可贺,但考不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前途灰暗、低人一等。现实生活中,也有部分未考上大学的学生,靠自己奋斗干出了一番事业,他们并没有成为坐吃山空的啃老族。相反,考上大学但学业无成宁愿待在家里啃老也不愿意外出工作的不孝之子也不乏其人。因此,不学习与不孝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校训在一些学校还会存在,期待校长们在制订校训时,多从规律出发,多听听师生的想法,少让这样奇葩的校训在校园“流传”。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中国教师报》2020年09月02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