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治校方略

“成人之美”,办一所精致村小

发布时间:2020-12-23 作者:罗光辉 来源:中国教师报

红霞学校坐落于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霞城街道的几个村落之间,是当地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学校前身是清代莲城三大书院之一的霞城书院,也是周恩来总理研究“文夕大火”救灾方案、开展革命工作的驻地。所以,学校骨子里有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和火热的红色基因。

近年来,学校取“霞城书院”之“城”的谐音,着力于红霞学校“成”文化建设,以“成人之美,明德惟馨”为办学理念,以“中华成语”为教育媒介,努力办一所精致的农村小学,追求着“成”文化教育理想:行为习惯在养成,教师团队能组成,教育教学有收成,校园气质渐生成。

以景为美,促校园气质渐生成。古语有云,“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毋庸置疑,校园环境是家长为其孩子选择学校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同时对学生成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磁场效应。为此,红霞学校的“成”文化首先从环境入手。

一是逐步改善外部环境。学校地处郊区,校园建设呈现村落特点。面对校门口菜地瓜棚和地下污水恣意渗透,我们主动协调,走访村民,争取村委、街道、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如今崭新的柏油路出现在孩子脚下,生活污水顺利引流进入城市管网,学校出入口呈现一片广阔平整的空间。二是整体构思校园文化。在进行校园文化构思的时候,学校明确了“红霞学校成语文化特色校园建设方案”。抓住建设机会逐步增添文化景观,如孔子像、书香亭、书吧屋等,然后尽可能多地用中华成语装点校园,让每一处墙壁都传情。比如,校长室的墙壁挂着一块匾额“成人之美”,呈现的是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楼楼道设计为成语故事长廊,“闻鸡起舞”“入木三分”等经典故事拾级而上;每一层楼洗手台前的墙壁上都镶嵌着一条成语接龙,分别传递着“节水、爱卫、平安”的叮嘱;一楼10根水泥立柱更是摇身一变,被装扮成“中华五常”主题展示教育平台……这些景观和成语,都是学校教育行为的物化,它们与学校建筑融为一体,既是风光也发挥着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

以行为美,促文明习惯在养成。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一定程度上说,教育工作者就是习惯养成的引导者,那么成就孩子就要从习惯教育开始。学校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大课间植入“队列训练”主题成语龙,成语龙从“昂首挺胸”开篇,以“马到成功”收尾,伴随着列队集合、踏步行走、站姿训练,全校师生诵读,精气神自然而来。二是创编两套红霞学校四字经,分别为“文明礼仪四字经”和“课堂常规四字经”。其中“文明礼仪四字经”针对学生每天在校活动的所有内容,分成“服饰、入校、晨读、课间、集合、进餐、活动、劳动、放学”9种礼仪。每种礼仪都用6个四字词语来规范,朗朗上口、指向明白、好记易行。在日常行为中,全校师生彼此用统一的指令相互提醒,言行举止在制度中规范,在规范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中生发敬畏之心。

以和为美,促教师团队能组成。近年来,我们牢记“成人之美”的诺言,从“心”出发,营造平等温情的工作环境,做好四件事:一是让德有认知。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开设教师美丽讲堂,定期组织政治学习,开展团建活动,以凝心聚力,激发教育情怀。二是让学有方向。引进名师专家示范引领,安排师徒结对共学共进,组织定期阅读沙龙,量身定制一人一专成长规划,以沉心静气,明晰成长方向。三是让心有归属。给予生活一点仪式,让入职、退休、生日、开学、结业等每一个特殊的日子都充满诗意;开辟一堵“最美丽”心语墙,让教师的汗水、欢笑、智慧、进步、成果等每个努力都被发现与记录。四是让人尽其才。给有志者挑重担,参与管理、主持课题、挑战比赛。3年里,学校选拔3位年轻教师走上行政管理岗位,为4位年轻教师争取到参加省市教学比赛、技能展示的机会,推荐2位教师成为湘潭市相关专家评委库成员,先后有7位教师获得市区骨干教师称号。如今,上下和谐、敏而好学、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正在形成。

以研为美,促教育教学有收成。教育科研对于农村学校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将教育科研转化为发展资源,学校首先大胆立项课题:2018年和2019年,先后申报3个课题,成立3个课题研究团队,着眼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和“创客教育”两大特色工作展开实践研究,引领全校师生深入汲取中华经典的营养,不断开阔教育视野。其次抓实课程开发建设:融合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开辟“成语有说”思政教育专栏,用中华成语资源来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整午间作息时间,开设“悦读为美”国学诵读课程,直面经典,厚实文学积累;整合课余节假日等零碎时间,开发“玩转科技”综合实践课程,将创客教育带进课堂、家庭和社区。用最经济的投入给孩子提供较前沿高端的学习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如今,我们这所不足500名师生的农村小学有幸成为“全国孔子学堂”“全国少年硅谷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先进单位”。

乡村教育是一项美丽的事业,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想在教育发展中突围,必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振兴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就让我们从心出发,继续逐梦“成人之美”的教育使命吧。

(作者系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红霞学校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12月23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