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记者手记

“闫”师风骨

发布时间:2021-06-29 作者:韩世文 来源:中国教师报

那个童年家境贫寒的小闫桂珍,因为遇到好老师和善良的亲友,才有机会上师范做教师。如今,她带着感恩的心,将无私的爱与善回报给西北的戈壁滩。她让人们知道,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依然可以将共产党员的形象诠释得如此灿烂动人。在她看似简单的半生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可以用“五气”来总结。

奋战边疆,她有勇气。一个女孩子,从东北只身闯荡西北,支援边疆教育,本身就是一件“英雄”壮举;扎根戈壁,奋战半生,这又是执着的写照。这样的闫桂珍,凭借的不仅仅是青年的热血,更是拥有人生挑战与奉献的大勇气。

教书育人,她树正气。决不放弃一个学生,是她的信念;为学生有更好的学业,她舍得付出。她主张做事先做人,强调教师首先要树正气。在闫桂珍的班级,有爱更有原则,有温暖更有正气。精益求精的态度,勤奋刻苦的拼搏,团结友爱的善良,都是她教书育人的“正能量”。

育儿安家,她展志气。闫桂珍的家庭不富裕,她自己的困难并不比别人少,但她与丈夫合力挑起了重担;她的孩子或许没有享受到她更多的爱,却传承了她爱与责任的“基因”,这是一个优秀家庭孕育出来的美德,而闫桂珍也展示出了一位柔弱女性的坚强志气。

带“兵”指导,她显大气。名师应当有什么样的作为?党员应该做怎样的引领?闫桂珍在她的岗位上作出了示范,这种示范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超过了学段的分割,所以才有了多地百人共学的“名师工作室”,才有了自己贴钱助学的无私。这正体现了老党员闫桂珍的大气。

扶危济困,她带侠气。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闫桂珍却把它做成了“事业”;扶危济困是侠者的担当,闫桂珍却把它过成了生活。无论是个体竭尽所能的助学付出,还是群体兼济天下的公益基金会,闫桂珍的身上都充满了侠气。

这样的教师凝铸着新时代的师魂,让人真提气;这样的党员彰显着时代的风骨,让人真服气。

《中国教师报》2021年06月30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