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点评

让“珍珠”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2021-09-23 作者:王春平 来源:中国教师报

珠光小学以“让学生像珍珠一样发光,让教师像珍珠一样发光,让学校像珍珠一样发光”为办学使命,沿着国际课程本土化、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精品课程特色化的思路,致力于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为“珍珠”般的学生擦亮人生底色。

校本课程“成长型思维”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社团研修”的重要课程,开发者、践行者是数学学科组长姚丽萍。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就践行了成长型思维模式——身为深圳在编教师、中层干部,却毅然辞职攻读博士学位,脱产学习后再次考编入职。作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拥有者,她开发这门课程也在情理之中。一名教师就是一门课程,一名优秀教师完全能够自主研发一门优质的校本课程,影响一批又一批学生。

学校把每个学生比喻为未经发现的“珍珠”,采用多元智能的视角“审视”每个学生,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和可塑性。姚丽萍的这门课程不仅基于儿童可教的人性假设,还站在了人性可教的实践立场。从教育哲学角度来看,真正的教育过程是帮助人成长,是合力的结果,特点就在于“帮助完成”。这门课程在姚丽萍的潜心研究、先行示范、致力实践、长期摸索、反思回馈中诞生,惠及了众多珠光学子。

从育人目标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切实落实激励教育,不仅重视方法的运用,还强调思维模式的转换——如果说“STEAM”课程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成长型思维”课程则囊括了美术、语文、英语、心理、戏剧、信息技术等学科,多管齐下,博采众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姚丽萍也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考察学生的态度、理解、知识、技能和习惯,鼓励学生“我能行”“我可以”“我能干”。如果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重点落实学生的“四基”,那么“成长型思维”课程就是“四基”的有力补充。课程从根本上塑造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拥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拥有健全人格和美好心灵,拥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公民责任意识。

如果一线教师能够更多致力于为学生的人生奠基服务,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相信就能让更多的“珍珠”熠熠生辉。

(作者系广东省南山区珠光小学原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09月22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