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打造幼儿教师成长的“领雁”模式

发布时间:2022-06-14 作者:金虹青 来源:中国教师报

随着城市建设区域的不断扩大,为满足“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民生需求,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模式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扩大了幼儿园优质资源的覆盖面,但是原有的优质师资也因为园区的增加而被稀释。在管理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队伍存在“三高”现象:非编教师占比高达70%,年轻未定级教师高达44%,还有因为教师年收入低于毗邻城区而造成的流失率高。为此我们积极寻找突破口,从满足幼儿教师的自我实现需求入手,将培养幼儿教师成才作为突破口,以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对幼儿园的归属感。

反观集团化管理背景下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如教师培养缺少规划性,幼儿园培养规划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不匹配;教师培养缺少针对性,教师培养内容和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培养追求即时效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性考虑不足,存在培训内容重复和低效的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尝试打破园区壁垒,借鉴现代新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将集团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诸多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通过成立“领雁”工作坊,以优质高效为价值取向,做到“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管理,精准化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集团化的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

“领雁”之名来自于“雁群效应”的管理理念,“领雁”工作坊就是由集团选聘有能力与专长、责任心强的名优骨干幼儿教师,开展分项目培训活动,以实现价值共享、智慧共生、个体成长。我们通过需求调研、项目定制、导师优选、学员申报、培训组织和成果评价六个阶段,实现了幼儿教师培养的管理闭环。

一是应教师之需,“同质”组班,定制培训项目。每个教师因为教龄、岗位、爱好、特长不同,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规划有着不同需求。我们兼顾集团和教师的双向需要,开设“3+N”培训项目,即由骨干教师、班主任、科研三个固定项目和N个短期培训项目组成。

每年通过教师个人申报和集团审核后进行组班,导师会对申报学员进行评估,全面了解来自不同园区学员的需求,同时作为组班与后续培养结果评价的参照依据。

二是聚集团之力,优质引领,甄选培训导师。工作坊将集团内的宁波市、区名优骨干教师聘为工作坊导师,以导师领衔制推进项目式培训。另外我们还会根据各个项目的需要,不定期邀请集团以外的专家助力工作坊活动。

三是探培养之策,聚焦实践,完善培训机制。工作坊通过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与形式,提高教师培养实效。

针对每个项目,工作坊都建立了调研、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并设置了相应的退出机制,使得参加的学员更加珍惜参加工作坊的机会。

导师要根据培养善学习、能实践、会反思的教师这一目标,确定工作坊项目开展的内容和方式,注重通过实践解决真问题、满足真需要。根据学员来自集团不同园区的特点,工作坊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小组与个体相结合、紧密与松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小组中紧密与松散相结合的形式,能够兼顾更多教师的个体需求,教师有兴趣可以选择临时加入,深受大家欢迎。

实践证明,“领雁”工作坊为幼儿教师打造了适宜的发展平台,既助力更多青年幼儿教师脱颖而出,也成就了导师的成长和集团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以“领雁”工作坊为平台的集约化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了我们独有的幼儿教师培养文化,让每一位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找到职业幸福感。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启文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15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