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一如往常去公园里锻炼。在步道上没走几步,草坪上一棵桂花树正在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树干上的疤痕就像一双双眼睛,让我矜持起来。忽然,一个灰色东西进入视线:那是一只蝉蜕,已经干透了,带着黄泥的颜色,背上裂缝微张,还挂着一段土色的细丝。蝉,已经脱壳而去。
抬头看看桂花树,一人多高的枝丫上什么都没有,除了那些盯着我的“眼睛”。蝉去了哪里?它在泥土里悄无声息待了4年、5年,还是10年?在一个夜晚,终于钻出泥土爬上枝干,挣脱了多年的束缚悄然而去。它在风中,在尘世,不知道会遇上什么?
想到这里,心里突然一个激灵。女儿去年考入厦门的一所大学,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一类,谁知大学与高中的学习天渊之别,原本理科成绩不错的女儿无法适应大学课程,担心无法通过期末考试。前几天与女儿聊天,当话题转到学习时,女儿阴沉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
选择了喜欢的城市,选择了向往的专业,但求知的道路仍然是艰难的。电话里又能说多少呢,我只好劝慰:“要不,我来看看你?”女儿在那边说:“我哪有时间陪你啊,得复习准备考试啊,好在还有半个月就能回家了。”一段沉默之后,女儿自嘲地说:“路都是自己选的,大不了补考呗。”
看着空空的蝉蜕,我想,那只飞走的蝉,不就像那些奋斗多年然后飞走的少年吗?小学、初中、高中,十几年一直在父母身边衣食无忧;去外地读大学,忧患也就随之而来。女儿小时候经常感冒,医生说长大去南方读大学好了,天气暖和。南方在哪里?医生随口说“厦门”,于是“去厦门读大学”就成了女儿的口头禅。
女儿发了一张照片,画面是一棵高大葱郁的树,还配了一行文字:“路过一棵格外热闹的树,一眼瞥见五六只蝉伏在枝丫上。”南方大学校园里的蝉声,肯定已经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许多年前的夏天,带着女儿去公园玩,黄昏的落日在江面洒下金光,蝉声吸引着我和女儿。我问:“想看看谁在唱歌吗?”一边说一边用脚向树干踹去,一阵“吱吱”声,七八只蝉从眼前这棵树飞到隔壁的树上去了;走过去再踹一脚,又“吱吱”地飞回来,女儿看得哈哈大笑。
一转眼多年过去,女儿离开了县城,变成一只飞走的蝉。河边的树木,熟悉的几棵已然变得苍老,却一直都在陪着我。幼蝉在泥土里无论多久,时间到了总要飞走;人长大了也要高飞,高飞就会遇到风雨,“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在这样的夏天,突然想起了飞走的蝉,突然想起了人生的风雨。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15日第1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