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由此,我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过程中,我既体会到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更为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而吸引,感受到强烈的使命召唤。
作为一名教育学研究者,作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从教学和研究的角度,我有着和城市中小学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尤其是和乡村教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能直接体会到乡村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通道的不断拓展。许多乡村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践行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努力着。
作为一名终身教育研究者,我更直接体会到我国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的进程。我们的社区教育已经发展近40年,老年教育也在快速发展。在这十年里,终身教育地方立法快速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体系不断优化。在上海,当我直接接触到许多的老年大学学员,听到很多青年人和老年学员反馈他们在社区学校、老年学校的学习心得时,不由得感慨于时代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体会到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而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中,我国也有10座城市加入,上海也于202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在此过程中,我和我的同事推动、形成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果,扎根在每个人都生活于其中的城乡社区,借助社区学校、老年学校等教育机构的组织,开展的有关生命健康、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社区治理等多维度的教育探索,在上海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作为典型成果在全球传播并影响到更多的学习型城市。
面向未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更体会到自身的责任和可以实现的新作为。
一是终身教育研究者要有志向,立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研究者,需要始终扎根在时代发展中,始终与时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
二是终身教育研究者要有行动,全力投入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事业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由此我更加能感受到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大国建设在其中可以作出的贡献,包括为全球学习型社会建设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老年教育、社区教育、高等继续教育等领域的探索,成为参与乃至于促进实践改革的重要力量。
三是终身教育研究者要有理论创新的勇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这是对我们的召唤,也是我们需要自觉承担的使命。基于我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生动实践,更具有解释力和对话力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可以完善起来;更具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中国思想与理论可以继续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继续投入到终身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之中,促成更多的知识生产、更好的知识建构、更广的知识传播。
四是终身教育研究者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终身教育研究者,一定要承担起在高校教书育人的责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应该是终身教育研究者着力投入、力求有为的领域,我们也将在迎接新挑战中锻炼才干、发展新素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教授)
《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28日第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