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双减”在行动之教学改进系列(17)

“导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07 作者:毛以斌 熊 岭 来源:中国教师报

当前“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当积极求变,变重“教”为重“学”,即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简言之,就是“导学语文”。

“导学语文”教学策略,大而言之,是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小而言之,是听话说话、概括要点、文本鉴赏、立意构思等基本能力训练的一招一式。

一、培养听话能力的策略

随时留心听别人说话,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听话能力主要包括听知注意力、听知辨音力、听知记忆力、听知理解力、听知品评力和听知组合力。“听”的训练,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精心挑选听力训练材料,以“听”的训练带动其他能力训练,通过“听”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话注意力、语音辨识力、语义理解力、信息记忆力、话语品评力和联想创造力。

教师可尝试采用随堂听写字词段落、指导学生概括课文要点和同学发言要点、实行听力测试与评价等措施进行听话能力训练。比如,指导学生概括同学发言要点,抓语言标志就是一法。发言者为了使自己的话语简明、连贯、有序,在组织语言时往往用上一些语言标志。比如“首先,其次,再次”“不但……而且”“因此(或所以)”“总之”,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方位词、时间词等,以体现其先后、主次、从属等关系。

二、培养说话能力的策略

1.要让学生敢说。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中指出:一般学生说话能力比较欠缺主要是心理因素——害羞、胆怯。可见,说话训练首先要练胆。教师可以抛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话题让他们试说,当其上台说话时,鼓励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说话的内容上,不要在意别人会怎么想,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敢于大声说话。

2.做好说话训练的顶层设计。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全六册中有五册都设计编排了“口语交际”内容,形成了说话能力的训练体系,这些训练涉及自我介绍、讲述、演讲、讨论等,循序渐进,可作为说话训练的顶层设计方案逐步落实,还可以适当完善,比如添加辩论会、学当主持人等内容。

3.创新说话训练的方式。可采取复述课文、课前微演讲、课本剧表演、观(读)后感交流会、辩论会、讲成语故事、宣讲名人名言等方式进行。比如课前5分钟微演讲,教师可以让学生即兴演讲,尽可能完整地说出一件自己所见、所做、所想的事,从单纯的自我表达扩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品评、对自然百态的探讨,演讲时要求学生做到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表意完整,并力求言简意赅、突出主题。

三、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阅读规律,达到读“文”通“理”的目的。

1.指导学生循文觅路。“路”,即作者的思路,如教学《醉翁亭记》,文章以“乐”为线索提挈全文:点出山水之乐—描写赏景之乐—描写滁人游乐、太守之乐—点明“与民同乐”。

2.教师示范阅读方法。示范就是引路指导。比如教学梁衡的《壶口瀑布》,教师可示范赏析写景段落的方法;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示范品析人物描写之妙。

3.交给学生阅读的“秘钥”。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步骤,包括析题意,查背景,标节次,杠重点,划段落,写段意,释词义,找“文眼”,拎中心,加批注,写心得,提问题,做练习等。

四、培养写作能力的策略

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运用于写作教学中,具有写作提纲不可替代的作用。思维导图主要解决写作之前“打腹稿”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写(写作意图,中心主题),写什么(写作内容,写作重点),怎么写(文体,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此类作文要经三步“观察—提取—写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定点观察、移位观察等方法,观察生活、探知社会、观察人事景物,从中获取第一手写作素材;再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提取有价值、有亮点的素材;再把观察过程与感受按文体要求写出来,如写作观察日记、山水游记、时事短评等。

(作者单位分别系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中国教师报》2023年02月08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