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如何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发布时间:2023-02-15 作者:胡恩保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为深耕水利行业60余年、浙江省唯一一所水利类职业院校,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学校与高水平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师培养目标,强化能力本位,重构“双师”素质内涵,提出教师培养的“双师四能”目标——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构建和实施“四阶段导航、三场域协奏”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校本体系,全面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4—3—4”培训品牌项目,绘制教师发展“路线图”。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4个阶段,科学分析在课堂教学、企业实践和行业服务3个场域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的能力,学校设计出“新进教师训练营”“教师胜任力提升工作坊”“骨干教师加油站”“名师名家高端论坛”4个品牌项目,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每年相关经费达120万元,年度培训1000多人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座和举办高端论坛20余次,有力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为我们新入职老师举办的‘新进教师训练营’,帮助我自信地开启了高职教师生涯,也能够更顺利地站稳讲台。”2022年学校新进教师张奕畅说,“我虽然曾经在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对职业教育还是非常陌生。训练营里的辅导老师就如我的职场引路人和陪伴者,帮助我迅速转变角色。”

建设高水平基地,锻造教师真本领。学校聚焦浙江省水利重点任务和重大部署,整合水利行业专家和企业资源,与水利类龙头企业——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高水平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基地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学校与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省内外知名水利企业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落实“专业教师全员锻炼计划”,共安排300多人次专业教师通过访问工程师、假期实践锻炼、联合开发项目、混编组建教学团队等方式,推进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帮助教师及时掌握一线技术更新和行业发展动态,融入行业一线,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链、岗位能力链和职业素养链。自2012年以来,学校在由全省各高职院校参加角逐的省高职高专访问工程师合作项目评选中年年获奖,获奖总数和名次在省内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实施协同发展工程,实现专兼职教师发展“双人舞”。学校设立固定岗和流动岗,畅通校企双向互派交流机制,通过“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国家级技术大师担任技能导师项目”和“教授级高工校内兼课项目”三个载体,探索“1+1”校内专任和校外兼职共同授课研修模式,打造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学习共同体。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改革,优势互补共发展。每年都有20多名水利一线高工来校授课,30多对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了“1+1”授课研修小组,通过举办师徒结对仪式、导师交流会和成立高水平教学创智团队等形式,进一步促进校内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协同发展。

实施“三项全员”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硬功夫。学校组织开展了“全员教研活动展示日”“全员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全员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学校开展面向真实教学问题的校本教改、课改项目活动,近5年共立项20多项,引导教师研究和解决课堂中遇到的真问题、难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020年,我校代表浙江省在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21年,水生态修复教学团队成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校举办了新进教师职业能力全员培训活动,通过授课、示范、微格教学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并组织校内外专家测评,100多名新进教师全部通过考核;学校还注重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微课制作培训班、专家讲座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保证了学校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基本教学质量。

有了良好的措施,也要通过相对完善的评价制度来保证效果。2018年以来,学校启动了系统化的人事制度改革,突出正向激励、“双师型”导向,通过修订绩效分配、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进一步加强职称、岗位和绩效考核及分配等制度之间的配套衔接,形成激励合力,取得良好成效,提升了教师发展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作者系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3年02月15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