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学情出发,把语文教“活”

发布时间:2023-02-17 作者:吴再柱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名师反思录 

从教数十载,我一直认为,教书育人者需要有敏锐的眼光、清醒的大脑、果敢的行动,才能勇立潮头、顺势而为、与时俱进。

个人简介

吴再柱,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语文教师,黄冈市高层次人才,现任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中学语文教师,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曾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语文报》《初中语文教与学》等报纸和期刊发表文章近200篇。出版《我教语文的感觉》《乡村教师突围》《乡村少年成长密码》《特级教师陪你读名著》《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等专著。

教法:从学情出发

20多年前,我调入初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我不时陷入深深的“本领恐慌”之中。那时,我的想法很朴素:要想在讲台上站住脚,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找到一种适合学生也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把课讲好,这是我原始的动机。我把课文读了又读,把教参看了又看,进行着所谓的“深挖教材”,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我开始订阅教育类报纸杂志,阅读魏书生、宁鸿彬、颜振遥等特级教师的教育专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教师那里借得一本教育名家的文集。文集里的一篇篇文章渗透着教育名家的智慧和心血,我一边阅读一边摘抄。一本文集读完,一个笔记本也用完了。

逐渐地,我似乎从中找到了一点感觉,对语文教学有了点感悟。我开始系统地思考语文教学问题。比如,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怎样让许多不敢开口发言的学生畅所欲言?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我一边翻阅资料,一边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验,尝试构思一种较为稳定、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后来,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始实施“5·3·1课堂教学模式”,即有计划地将每节课45分钟划分为三个阶段——5分钟的读说训练,30分钟的导读点拨,10分钟的巩固质疑。

“5·3·1课堂教学模式”要落地、有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怎样使读说训练既服务于教学,又有利于读说能力的提高;二是怎样使30分钟的导读点拨既充足又实用;三是怎样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使学生大胆提问。

在那一年全县举行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我采用“5·3·1课堂教学模式”主讲了一节阅读教学课《在烈日和暴雨下》,我巧用课时,长课短教,学生们思维活跃、积极发言。这堂课当时得到了教研员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现在看来,即使是在语文教材经过多次改版后的今天,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仍有它的用武之地,特别是对解决农村学生“开口难”的问题依然有效。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说;激发怀疑的意识,使学生想问;教给可行的方法,使学生能问;培养持久的兴趣,使学生善问。

写作:以“同步”切入

后来,当我开始承担初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时,在写作教学方面又遇到了难题。那时候,学校的公开课、示范课,甚至包括各级各类的优质课比赛,几乎很少见到作文教学课。赛课教师似乎不约而同地选择回避写作教学。

我阅读了不少语文名师的写作教学文章,也曾试着去市面上寻找合适的写作教辅资料。或许是因为我的阅读面较窄、领悟力不够,将那些材料移用到我的写作教学课堂上,效果始终不佳。

在一次语文日常测验的过程中,我突发奇想,尝试着和学生一起做试题。基础知识题做完了,时间还充足,我便开始写作文。这一写,让我冷汗直冒,我似乎根本无法下笔!后来,我将其总结为考场作文有“十难”:动笔难,选材难,构思难,表达难,书写难,难在懒习惯,难在无准备,难在无积累,难在笨笔头,难在钝思维。

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场测验要求以“谅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当时我左思右想,终于完成了一篇800字的作文。虽然我自己对这篇作文谈不上满意,但第二天,当我在课堂上把这篇文章读给学生们听时,没想到学生们听得异常认真,等我读完后,他们甚至自发鼓起了掌。

那一刻,学生们的掌声激励了我,也让我对如何进行写作教学有了一丝灵感。

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有亲自体验,何以知其艰难?没有深刻独到的写作感受,何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教师只有多“做”文章,才能知其难、明其理、通其道。

之后的语文测验,我都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起完成作文。师生同时知题、同场写作、同一要求、同步完成,我将其称为“同步作文”。

在完成一篇又一篇“同步作文”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摸索到一些写作门道,比如从一个侧面写人、带一种感悟叙事、怀一种情愫写景、分一些层次说理、从不同角度叙事等。当然,这只是初期的“建模”,但这种“建模”,可以让学生由“入模”到“破模”,进而学会“创模”。

古人云,“文以载道”。在写“同步作文”时,我自然而然地将“道”与“德”渗透其中。比如,在《生命,在玩乐中伤痕累累——写给迷恋网络的孩子们》《我想告诉你》《我的青春我做主》等“同步作文”里,我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命感悟以作文的形式与学生们交流,在教语文写作的同时,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德育目的。

情境:把语文教“活”

十余年前,江苏省特级教师冯为民老师赠送我一本著作。著作中的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中的“死活律”》让我琢磨了很久。我反思自问:如何能把语文教“活”呢?

把语文教“活”,首先要把学生的思维激活。后来在语文课堂上,我有意不按套路出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孔乙己》时,学生完成情节梳理后,我抛出这样的问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等人的情感和态度,如果孔乙己读到《孔乙己》这篇文章时,他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变换角色之后,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思维一下子被激活,纷纷举手,有话要说。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问、改善提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另外,我也注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入“活水”。比如,我在综合性学习中引入“百家讲坛”,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入“鸟巢”“水立方”“神舟号”“蛟龙号”等,在演讲活动中引入社会时事热点……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多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电视里、网络上、生活中的一些新闻、逸事,很自然地成了我语文课的“常客”。生活和语文的密切结合,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开展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习真正发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为教师,我们要善于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教学问题;用清醒的大脑,去寻找解决办法;用果敢的行动,去追寻教育梦想。

《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17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