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校长观察

一声来自背后的问好

发布时间:2023-04-26 作者:毛道生 来源:中国教师报

宏大的教育是由一个个不经意的、日常发生的细小教育行为所组成的。一滴水见太阳,一个细节显教育。美好教育要从细节入手,在体悟细节中感受教育的幸福,在彰显细节中传递教育的温暖,在抓好细节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学生向老师问好,是学校里惯常的细节,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

学生问好传递的价值

2019年,到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担任校长的第一天,我中午去食堂用餐,一个小女生从我背后非常兴奋地向我问好,并跑过来大声说:“我哥哥就是在您之前的学校毕业的!他说他特别喜欢您!我以后也要跟着您读书!”

在学校里,学生向老师问好,似乎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一种现象,为什么会让我这个从教20多年的教育人产生一种特别的幸福感呢?因为这来自背后的问好有着特殊的意义。

以“见人问好”为抓手开展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是许多学校的普遍做法。但我们从学生给老师问好时别扭的眼神、迫不得已的表情和绕着走的步伐,可以看到学生的不情愿,他们往往是出于礼貌使然和规则约束才问好的。

难道学生真的不愿意主动向老师问好吗?我在从教初期也有这种错觉,以为小学生愿意向老师问好而中学生不愿意很正常。直到我发现自己行走在校园时,从小学生到高中生都主动跟我打招呼。没有人强迫,也没有猝然面对而不得不问好的尴尬,而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和真诚。此时,我的想法变了,琢磨一番,发觉大有深意。

人是情感性动物,获得关爱、尊重、亲近、认同等社会性情感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基本需求。学生从背后主动向你问好,意味着教师的生命尊严与自我实现等人生价值和意义追求得以实现,也意味着学生的成长追求、情感需求和生命意义等得到满足。

作为教师判断自己的教育效果如何,作为校长判断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就从学生是否从背后向教师问好入手,这是一个简单直观但又真实有效的评判方式。

学生问好透露的教育关怀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让学生从背后向教师问好,靠的不是所谓礼仪教育的规训和强制,而是以爱育爱后的自然而然之果。

学生是懂得爱的,对教师的爱特别渴求、特别敏感,也知道用爱来回报爱。为人之师,要以爱激爱、以爱护爱、以爱育爱,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敬家长”“教好孩子,善待家长”。

学生尊敬那些爱岗敬业的教师。一天下午6点左右,我匆匆忙忙到食堂吃面。刚走进食堂,就有学生向我打招呼:“毛老师,这么晚了才来吃饭,太辛苦了!”另一个学生则给我递来一张餐巾纸。学生之所以这么热情,可能是感念我工作投入。学生非常反感那些把“教书”当作“谋生职业”的教师,虽然这样的教师教学能力可能不错,但往往投入不够,备课不认真,改作业敷衍,对学生冷漠……

学生尊敬那些亲近学生没有架子的教师。我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与学生有一个约定:称呼“毛老师”,而不要称呼“毛校长”。我跟学生说,校长本质上是老师,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育人是共同的本分。高高在上、疏远学生的校长,就会蜕化为那个只是在毕业典礼上讲话、在毕业证书上签章的“符号化”校长。

学生尊敬那些发自内心尊重和关爱学生的教师。一位学生在毕业后给我寄来教师节贺卡:“毛老师,我永远记得您。有一天,我们在校园里偶遇,您看到我气色不好,不但主动问我哪不舒服,还陪我到医务室……”爱是人的基本需求,是爱造就了人。

学生尊敬那些思想积极且人品端正的教师。2020年7月1日早上,正在学校巡查时,有学生走到我面前说:“毛老师,节日快乐!”我心中暗喜,孩子真乖。有了信仰就有了人生方向和成长动力,他心中有党,紧跟党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个祝福是给我的,也是给他自己的。学生常跟我说,非常喜欢听毛老师讲话,因为“满满正能量,特带劲”。

我们要追求学生毕业离校时是“带着母校的爱离开,带着对母校的爱离开”的教育境界。

学生问好吁求的教育样态

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对学校的认同是互相成全的,学生在学校获得了“幸福而完整的生活”,就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感受投射到师生交往中,从而更多地积极感受教师的关爱和付出。

首先,我们倡导和践行生命取向的学校文化。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达成,而非简单地谋取超前名次、较高分数等。在教师眼中,学生是与自己生命相融共生的“人”,而非自己谋生的工具、规训的泥塑和灌输的容器。为此,我们在学校组织了“我为学生画张像”教育故事分享会、治班策略展评活动等,以此促使教师提升生命意识。

其次,我们提出和践行“五自立人”生长教育新样态。在“五育”并举指引下,我们提出“德育注重自治、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美育注重自乐、劳育注重自立”的“五自立人”生长教育理念,让学生生命向上生长、向善生长、向前生长、向阳生长、向美生长,促进生命自由、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再次,我们提出和践行“五位一体”健康行动计划。“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和重要载体。我在学校提出了“五位一体”健康行动计划,包括体质健康、心理健康、膳食营养、运动素养、保险保障等5个方面,就是想把学校建设成为“健康堡垒”,护航学生生命成长。

总之,学生从背后向教师问好,考验着学校以爱办学和教师以爱育人的水平,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期待每一所学校师生之间互相问好成为常见的亮丽风景线,让教育之爱滋润学生成长、滋养教师幸福。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副校长、成都冠城实验学校党委书记)

《中国教师报》2023年04月26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