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将绿色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行各业的合作和努力。环境发展,教育为本,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观念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对加强青少年对“双碳”目标的认识和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教师楚得群结合学校探索,解读“双碳”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化学与绿色发展具有天然联系
高中化学与绿色发展理念密切相关,具备高度的相似性和可融合性。化学知识是绿色经济、绿色制造和绿色技术的主要基础,化学的研究和实践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高中化学课程覆盖绿色发展基础知识。高中化学课程覆盖了环境化学、生态化学、化学工程等系列绿色发展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这些核心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绿色发展的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例如,环境污染的基本治理,大多数污染物质都与化学密切相关,要消除和控制污染就必须分析了解化学,对化学知识有深层次的学习,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需要化学检测技术,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化学技术工艺,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打下基础。
高中化学教学体系具备环保教育的初步条件。绿色化学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一环,绿色环保理念可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和课堂教学各板块中。教师在教学体系中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过程中环保意识培养效率,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绿色化学应用、掌握实现绿色化学的具体方法,这些也是我们保护环境的基础。
化学基础学习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的前提性基础。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例如,高中化学是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的基础、技能和知识,教师初步介绍了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来自工业、医药和家庭等有害化学品和污染废物等,引导学生主动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垃圾分类等基础环保操作,发挥学生生态环保初探的主观能动性。
“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创新
“双碳”目标的推进可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和提高,加强学生与社会紧密联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碳排放、清洁能源、碳中和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学生需要了解温室气体的成分,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还需要了解这些温室气体的来源、排放量及控制方法,进而认识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绿色思维和清洁能源意识。
创新教学内容方式。针对“双碳”目标的需求,教师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重点强调和讲授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热门生态环保话题,强化对环保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应对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等内容,鼓励学生从化学反应过程的角度思考环境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问题。
推进绿色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高中化学相关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发掘碳减排、碳中和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学校推行以“双碳”目标为出发点的实验设计,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实验或清洁能源的实验,学生还需要掌握清洁生产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探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碳中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激发环保创新精神。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问题解决和综合评价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环保活动,以及创新实践工作,增强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环保创新理念。
“双碳”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这样做
在“双碳”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兴趣培养、从单一教学方法到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转变,并着重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成为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兼具的时代新青年。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高中化学教学全过程。高中化学教学贯穿绿色发展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环保素材,通过优化实验设计、强化实践讲解、推广绿色教育资源、建立绿色实验室、积极推进绿色教育等方式,达到环境教育的全渗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思维意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充分调动学生环保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引入创新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新性实验,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通过师生合作共同研讨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上课时间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如现场答题、课堂讨论、研究报告等,开展多样化评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学也要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建立契合“双碳”目标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改革要以校准“双碳”目标为基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绿色科技、实践跨越、多元评价等元素,并入重点词汇和关键形式中,以此实现绿色化学课程改革,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动力、实践能力等。例如,采用现场答题、反思分析、论文阅读等方式进行多方位评估,更好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要求。
《中国教师报》2023年08月16日第7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