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工作室构建

发布时间:2023-09-04 作者:陈 璞 来源:中国教师报

名师工作室要培养怎样的教师?这是每一个工作室主持人必须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学生发展有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发展也一定有核心素养。在迈向全面发展的“卓越型”教师路上,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呢?基于多年主持名师工作室的经历,我把教师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主动发展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教学教研、教育情怀、终身学习、幸福生活、团结协作和跨域交际八大核心素养。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建立起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工作室课程。

一是文化通识课程。自中国新文化运动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旗帜后,民主与科学精神渐入人心,如果把民主提升到价值观及规范层面,其实就是以人为本。毫无疑问,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进行文化行走,就是能够兼顾人文与科学的好办法。我曾带领名师工作室学员赴浦东新区潼港小学进行艺术工作研讨会,在对新区笛子创新实验室项目进行研讨交流后,走访了学校所在的高桥古镇。高桥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代高桥的“三刀一针”和营造商为开埠后的上海作出了巨大贡献。沿着高桥港走在古雅的老街,学员们细细品味历史风云与艺术之美。之后,又来到镇上的“上海江东书院”,由书院创始人、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韩可胜教授讲解书院各个展厅,他从华夏起源、天圆地方讲起,以历史为发展线索,以诗歌为佐证材料,梳理了中国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二是教师专业课程。在我看来,优秀教师1.0版就是能搞好教学,优秀教师2.0版就是能进行研究写作,优秀教师3.0版就是能把职业当事业。因此,我为工作室学员设计的专业课程基本围绕教学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升和教育情怀培养三个方面。

我邀请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席恒、曹晏平、陈薇等参与工作室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和学科讲座;邀请上海市教科研专家、特级教师黄建初,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李冲锋,以及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对学员进行科研指导;请来上海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委会主任王月萍、江苏省音乐特级教师缪丽君等给学员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请来民盟上海市委原宣传部长王海波讲述《大先生:民盟中的教育人物》,这些人与事激荡起学员心中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浪花”。

三是幸福生活课程。我认为,教师不应成为渐渐燃尽的红烛,而应是一棵不断成长的大树,拥有拔高远眺的快乐,拥有阳光雨露的幸福。我经常分享“陈老师私房菜”,其实也是为了告诉学员:左手琴棋诗画,右手烟火凡尘,这才是优秀教师的人生。

读书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主旋律,让读书、学习有幸福感,也是工作室的指导思想。例如,疫情刚稳定可以进行线下培训后,我组织了一次工作室团建活动,大家品着各色茶饮,伴着轻悠的音乐,每位学员介绍了自己最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交流了最近读的一本书。人生难得一期一会,这样的培训可以为学员专业成长开辟新起点。

四是社会实践课程。优秀教师往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独当一面,但与同事、同行的协同合作不一定顺畅。另外,教师的交际圈子比较狭窄,社会视野不宽,这也是制约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会适时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性课程。

例如,民盟浦东区委和《浦东盟讯》主办过一次笔会活动,我作为本次笔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给学员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策划和排练一场节目。于是,学员们团结合作,短时间就排出了一场小型音乐会。

2017年—2021年,我主持了两期浦东新区音乐名师工作室,共招收中小学音乐教师27人。其中,16位学员在工作室培养后职称获得晋升,15位学员获评浦东新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通过构建和实施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工作室课程,让学员在结束工作室学习后依然拥有强大的后续发展潜力是我的期待,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作者系上海市川沙中学特级教师、浦东新区音乐教师培训基地主持人)

《中国教师报》2023年09月06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