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快速发展的时期,而舞蹈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可帮助学生塑造身体形态、提升体能素质,使学生通过接触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表现形式,进而增强艺术欣赏能力。基于此,高校应更加重视舞蹈教育,着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舞蹈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舞蹈学习平台,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与表演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团队合作能力,增强艺术审美、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等能力。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以舞承礼”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JK0166)是一项旨在探索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实践的研究项目,以期通过舞蹈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舞蹈技能,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在项目支持与引导下,学生通过参与舞蹈创作、表演和欣赏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秉持对舞蹈的热爱增强个人艺术素养,从而“跳”出高校舞蹈教育的新姿态。
挖掘多元化的舞蹈教育内容。在开展舞蹈教育过程中,学校与舞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挖掘多元化舞蹈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舞蹈动作的技巧、了解舞蹈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鉴赏舞蹈作品蕴含的美学价值,助力学生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学校提供全方位的舞蹈培训课程,包括舞蹈基础知识、舞蹈技巧训练、舞蹈编排与创作、舞蹈历史与理论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舞蹈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动作技巧与专业术语等,为学生后续舞蹈表演奠定坚实基础。以芭蕾舞教学为例,舞蹈教师带领学生研究芭蕾舞的历史发展,了解不同时期的舞者、不同风格的作品,学习舞蹈美学、舞蹈批评、舞蹈研究方法等舞蹈理论,明确舞蹈术语、身体解剖学、肢体控制等基本概念,并教授学生正确的姿势、平衡和呼吸技巧,以及良好的舞台礼仪和表演技巧。在日常训练中,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各种步法、转体、跳跃和抬腿等基本动作,增强身体柔韧性与协调性,通过拉伸、力量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等,增强身体体能与灵活性。此外,课程内容涉及舞蹈编排,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如对称性、空间利用和舞蹈节奏,而后借助个人独特的舞蹈语言展示艺术风格。
另一方面,舞蹈教师在开展舞蹈教育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舞蹈动作技巧外,还引入具体的舞蹈作品,深入挖掘舞蹈作品形成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便于学生理解舞蹈内涵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舞蹈表演能力。例如,中国著名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国内外享有“东方的天鹅湖”“中国民族舞剧之最”盛誉,对此舞蹈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该舞剧的创作背景,了解其与敦煌壁画、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明确《丝路花雨》对于“敦煌舞”这一舞种的意义。通过了解相关背景可知,《丝路花雨》融合了中国霓裳羽衣舞、波斯酒舞、敦煌舞、黑巾舞、土耳其舞、新疆舞、印度舞、波斯马铃舞、盘上舞等各种舞蹈艺术形式,是一部美妙绝伦、新颖独特的舞剧,学生通过欣赏与学习该部舞剧能够领略到不同舞蹈形式的美妙之处,培养自身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欣赏能力。
创设多样化的舞蹈教育环境。搭建专业化的舞蹈教学场所与组织多元化的舞蹈表演活动,对于高校学生提升舞蹈表演水平、积累舞蹈表演经验至关重要,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舞蹈教育环境中掌握更多舞蹈技巧与理论知识,促进学生个人成长与艺术发展。
一方面,学校根据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搭建专业化的舞蹈教学场所,包括舞蹈教室、排练室、表演剧场等。西安外事学院在校内搭建现代化的舞蹈教学场所“雨花听”,并配备专业的音响设备和灯光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其中,西安外事学院表演系于2021年在“雨花听”承办首届“鱼化龙”舞蹈展评展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和机会,整场活动舞种多样、类型丰富,充分彰显出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组织不同类型的舞蹈演出和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舞蹈学习的快乐和价值,锻炼学生舞蹈技巧与舞台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例如,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自身在舞蹈教育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舞蹈技能,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将舞蹈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深入理解舞蹈的社会价值,通过舞蹈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关爱。
提供个性化的舞蹈教育支持。高校可针对舞蹈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服务,可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舞蹈技巧、艺术水平和社会意识,为未来舞蹈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一方面,学校制定个人辅导与指导机制,为学生提供与专业舞蹈教师或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机会,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例如西安外事学院同美度舞蹈联手创办舞蹈培训班,每周定期组织舞蹈训练,并邀请舞蹈名家李江进校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舞蹈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关注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在舞蹈学术研究方面深入探索,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能够获得舞蹈技巧、舞台表演能力、与其他舞者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外事校区联合国际合作学院构建“外事学院流行舞台”,并为学生举办公开课,授课内容包括团舞队形设计、舞蹈风格定位、舞蹈技巧、舞蹈身韵等内容,专注为热爱流行舞蹈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指导学生创作极具个人风格与美感的舞蹈。
另一方面,学校可提供舞蹈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交流的机会,包括学术讨论、写作和演出创作等活动。学生可参与舞蹈相关研究,深入探讨舞蹈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升研究能力与创新表达能力。西安外事学院创建的“雨花舞蹈艺术团”汇聚了西安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毕业的优秀教师,拥有丰富的参赛经验、教学经验以及优秀的舞蹈创作能力,掌握着大量实践资源,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舞蹈教育支持。
艺术素质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作为一种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舞蹈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表演技巧,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素质。为此,高校应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挖掘多元化舞蹈教育内容,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舞蹈教育环境,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舞蹈教育支持,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18日第1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