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班上学生喜欢进办公室投诉,事件有大有小,导致我的工作被动且无序。前辈告诉我,当班主任不能粗心、粗糙、粗暴、粗鲁,想要用简单粗暴来解决问题,最终只会使事情更加复杂难处理。遇事要多思考、多总结,点滴量化、数据化,实现科学管理。为此,我调整班级管理方式,摸排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可行的班务日志,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班务日志加减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班级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做好班务日志的前期规划。
班务日志的规划工作要群策群力,我鼓励学生参与班务日志登记员的竞选,经过学生投票,我班产生10名班务日志登记员,一周一名学生负责登记和汇报。同时还票选出6名学生为班级纠纷调解委员,小问题由班级调解委员协调,大问题由班主任处理,降低学生打小报告的频率。
班务日志管理秉持一日一核原则,班主任检查要及时、准确。此外,班主任应依据学生表现适时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精神激励并重。物质激励是基础,情感激励是核心,精神激励是根本,做到尊重和理解,多一些宽容和等待。激励应做到明确、公开、直观,同时注重层级性、序列性、系统性。
其次,做好班务日志常规登记。
做好常规出勤登记的加法和减法。登记早读、午读的出勤率,全勤获得积分;正确着装,佩戴好红领巾、队徽获得积分;成为模范标兵可获得积分;眼保健操、课间操动作标准也可获得积分。
做好班级课堂纪律管理的加法和减法。详细记录课堂情况,真实呈现学生课堂表现。比如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课堂作业完成理想,可获得奖励积分。奖励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给学生创造积极上进的机会。
做好作业监督的加法和减法。学生5—6人为一组,每组设置两个组长,一人负责收作业,一人负责登记作业完成情况。各小组长对各学科学习委员负责,确保每天的作业快、齐、准地交给科任教师;学科课代表将完成情况反馈给班务日志登记员,登记员当天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协调、跟进后续工作。
做好常规值日的加法和减法。班级卫生责任包干到个人,即自己座位的卫生自己负责。一周下来,本人负责的座位无卫生问题可获得积分;小组负责公共区域的卫生,小组成员之间比一比、组与组之间比一比,表现优异者获得积分;班级常规卫生采用轮换制,人人都是班级管理员,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成长点。
做好班级好人好事、趣闻逸事的加法。班级发展需要积极的能量,如果学生主动整理班级内务、主动帮助同学、主动协助老师、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都可以获得加分。
在变化中做好班务日志的增删添补。经学生讨论,积分细则依据事件大小适当调整,删掉不合理的积分细则,补充和优化班级管理细则。
最后,借助班务日志,让影响与激励同在。
班务日志是班级管理的工具,也是积累情感的载体。班主任每天发现学生的进步,口头或书面表扬皆可,私下或公开也没问题。随意漫谈,一点点积累情感,进而影响孩子的内心。
家校沟通是班主任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我们可以依据班务日志的记录与家长进行谈话,告知家长孩子的点滴进步。交流可长可短,目的是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
担任班主任多年,我感受到班级工作需要量化,没有严格的管理不可能有好的纪律,也不可能有强的“战斗力”。但仅仅有严格管理,又会让师生关系趋向紧张。这就需要量化体现温情,表扬和激励则是不可缺少的“润滑剂”。放慢节奏,慢一点才会从心灵深处流淌出平和与喜悦。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二附属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18日第1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