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开启了师范高校间“组团引领”“以大带小”“以强扶弱”“以多帮一”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资源共享的师范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新局面。
牡丹江师范学院紧紧抓住这一发展的“黄金期”,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目标,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研能力等方面确立了六大建设任务。依托东北师范大学组团帮扶高校共性项目和学校独立需求个性项目,不断深化师范教育内涵,持续加强乡村教育特色发展。
师范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牡丹江师范学院53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和37年的农村办学经历,铸就了牡师人特有的“师范情怀”和“大荒地”精神。学校依托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10个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团队和人才建设。4名教师到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读博提升学历;选派14名教师到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访学;10名研究生、20名本科生到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接受联合培养;2名中层干部与辽宁师范大学互派挂职;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建精品课程8门、共研教改项目8项;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按照国家级标准搭建虚拟教研室;2.2万平方米的教师教育实训楼将于2023年底竣工。
乡村教育特色更加鲜明。依托“乡村教育学学科专业集群提升”项目,学校持续开展乡村教育融入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将人才培养规划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在16个师范专业领域制订个性化助力乡村教育方案,构建面向乡村基础教育“落地式”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开展顶岗支教、“三下乡”助力乡村教育发展。近两年,学校荣获全国“三下乡”先进单位,团中央全国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组织、宣传高校。成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黑龙江分中心。培养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文竹等一批服务祖国边疆和基层的杰出人才。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更重为师筑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已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全面落地开花,学校将继续高举师范教育大旗,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培养一代代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挥“协同提质”之笔,书写新时代强师计划“牡师答卷”。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01日第1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