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由于学生恶劣行径与家长恶意袒护子女、恶意揣摩教师管理行为所伤及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许多英国教师身心俱疲。英国全国女教师协会工会表示,2022年有13%的受访教师曾遭遇过学生的身体攻击,28%的受访教师曾遭到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辱骂。这些攻击行为包括踢、咬、扇耳光、人身安全威胁等。
因此,英国持续从立法、校规、家校协同三个方面加强维护教师教学管理权限和人身权益的相关条例与举措。
明确教师惩戒权,保障正常教学秩序
从1770年《普通法》开始,英国一直通过立法形式准许教师拥有惩戒学生的权利。2006年,英国新颁布的《教育与督学法》明确,学校可以对行为失范学生进行纪律处罚。英国中小学教师惩戒行为规范主要以政府颁布的教育惩戒规范文件《学校行为与纪律管理指南》等为依据,明确教职人员有权对学生进行惩戒;具体管理方式方法主要参考英国教育部发布的《学校行为:惩戒与处分》等条例,有效规范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惩戒行为。
在英国,每所中小学都配备一位主管纪律和德育的副校长,同时在每个年级安排一位专门负责纪律的教师,这名教师可能是年级主任或者其他负责学生行为的教师。英国教育部会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师如何辨别校园欺凌行为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的课堂纪律扰乱行为,并传授教师进行早期干预以及处理的方式方法。目前,英国政府正在实施一项1000万英镑计划,在2021年至2024年间协助约700所学校“改善学生不良行为”。
此外,英国其他公共事业部门也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根据英国国家打击犯罪调查局统计,针对学校的网络攻击在2019年至2020年间增长了107%,网络攻击者大多数为中小学生,平均年龄15岁,最小年龄为9岁。
为此,该局正在推行一项浏览访问新规定,禁止中小学生搜索与网络犯罪术语相关的网站或网页,一旦访问将会被网络技术拒绝并被引导到一个网络安全教育网站,让这些学生了解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以及网络犯罪会遭遇严厉惩罚。
明确惩戒方式方法,规避不良不实举报
2013年,英国颁布了《使用合理强制手段——给学校领导及工作者、政府机构的建议》,对于谁可以、什么时候能够使用合理的强制手段管理学生不良行为进行了解释说明,并对学校的权限进行了规范,为教师提供了如何应对家长与学生的质询和抱怨的处理建议,同时规定了教师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可以触碰学生,例如急救、教授乐器的使用方法等。
英国并不避讳对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强制管束,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教师都可以在法律规定内对学生实施强制手段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并赋予教师更多选择权,以期合理合法保护教师。比如,《处理关于教师虐待和对其他工作人员的指控》《警察和刑事证据法》等分别从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方面对教师的惩戒行为进行了解释说明,明确划出了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权限。
英国学校被允许有自己的课堂纪律处理办法和规定。例如,每所学校都有独自的手机使用政策,可以允许学生当天全部或者部分时间使用手机。教师对于学生的在校上网行为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学生的上网行为影响了课堂纪律,授课教师可以直接进行处罚。学校会配备安保人员在必要时使用合理强制行为保护学生、教师或者其他人员免受伤害,合理的行为干涉包括对闹事学生进行约束,比如用胳膊架着闹事学生离开教室。
同时,对于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英国对教师的惩戒方式作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口头谴责和提醒;设定书面任务,书面阐述说明违反课堂纪律以及校规的行为;放学后留校,其他学生离校后,闹事学生必须在学校工作人员的监督下继续学习或者检讨;为学校做基础性服务工作,比如打扫教室或者校园、整理报告等;为学生安排心理健康检测;如果学生有非常严重的过分行为,予以停课休学甚至开除;在一段时间内将捣乱的学生安置在远离班级同学的地方,例如隔离室,学校使用隔离室时会确保学生的安全,对学生在隔离室的停留时间具有决定权,等等。
按照英国《保护儿童在教育中的安全》第一部分所述,学校工作人员应遵守学校的儿童保护政策,教师会按照校规和教育法进行判断,英国学校要求教师清楚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行为属于哪种类型以及如何合理处罚,确保处罚行为合乎教育法,否则家长可以提出异议并上诉。同时,为了避免课堂闹事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英国教师大多会尽可能以鼓励和民主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向学生及家长提供正向的学生行为反馈,这对于教师维持课堂纪律具有积极作用。
根据英国《学校中的施暴者和受害者》规定,允许教师对包括暴力或攻击、偷窃、反复骚扰或恐吓、辱骂威胁、打辱骂电话或通过电子邮件、短信进行辱骂、仇恨性质的犯罪行为采取直接惩罚欺凌者或者报警处理、向欺凌者所在社会服务机构举报等方式。校长有权搜查学生是否携带酒精、毒品和偷窃财物等违禁品;校长有权为被投诉举报的教师证明其行为是正常的,除非投诉者有实际证据说明教师行为不当;学校和警方给予教师在收到指控时暂时不对外透露姓名的权利;学校为被指控的教职人员提供精神关怀,等等。
强化家校合作,保障各方权益
每年,英国各地都会举行“反欺凌周”活动,旨在科普欺凌行为的内容和惩罚标准,告诉学生和家长如何免受欺凌困扰以及如何解决欺凌事件。学校会组织免费咨询活动,邀请心理与行为研究专家与学生面对面,帮助被欺凌学生的家长处理和应对孩子的遭遇。学校还会与其他地方性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对表现出持续性破坏行为学生的各项需求进行评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弥补缺失、规避风险、矫正心态。
英国教育部出台的《地方当局和管理机构的家校协议指南》明确提出,家校协议应包括学校的目标和价值观、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的责任、每位学生家长的责任以及学校对学生的期望等内容。英国《教育审查框架》明确规定,家长与学校的有效互动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是教育标准局要掌握的重要评价依据。学校和家长要遵守各自的管理责任,包括监督写作业、仪容仪表、行为规范等。学校鼓励家长经常沟通关于学校霸凌与教师行为准则的事宜,允许家长参与到校规校纪的制定讨论中。
在英国,不同学校采取不同方式强化家校联合,有些学校会在学校网站专门设置家长论坛,允许家长在论坛里提出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建议。当教师发现学生有严重的违纪行为并屡教不改时,要让家长与学校签署“教养契约”,督促家长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实现家校共育。“教养契约”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特定教育要求,参加免费的辅导课程,之后通过家庭教育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态度。如果家长违反该契约,家长可能被罚最高1000英镑的违约金。
综上所述,英国从立法、校纪校规、家校合作三个维度支撑起保障教师权益与社会地位的发展支柱,教师拥有惩戒权被立法确认为合理,法律和校规对教师使用惩戒权以及施行惩戒行为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家长与学校之间达成了相互监督的合作关系,即英国从存在的合法性、应用的合理范围、监督的公正性三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权益保障框架,尽可能从体制机制上降低教师权益遭受侵害以及网络与社会欺凌的概率。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22日第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