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是思政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双重抓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让学员更积极地投入“四史”学习中,并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内蒙古赤峰市委党校与时俱进强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水平,用实“四史”教学网络资源,多措并举进行创新“四史”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提升育人实效。
做好顶层设计,夯实教学基础
网络时代从各个渠道带来大量的数据信息,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资源。党校应正确认识运用网络技术、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建设工作。学校科学树立“供给侧”改革理念,科学提升“四史”教学软硬件建设水平,着力打造主课主业的“升级版”、打造教学质量的“升级版”、打造学员管理的“升级版”,不断提高教学和服务管理供给质量、水平,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四史”教学任务。
分批次赴上级党校和培训机构参加学习培训,深刻领会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求变,在基础建设、教学科研、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资源整合,探索全方位、全链条的工作保障机制。
创新打造党性教育馆虚拟与现实体验厅,除文献、文物、图片、雕塑等传统手段外,大量使用音频、视频、触摸屏、场景复原等现代手段,利用声光电媒营造立体、生动、鲜活的效果。逐步将传统图书馆转化为数字化图书馆,通过联采方式购买了知网十大专题数据库,完成4万余册图书的回溯建库工作,实现与内蒙古党校图书馆共享所有数字资源,积极应对新技术条件下的“四史”资料阅读环境、阅读行为及方式的变化。
创新工作思路,为“四史”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先后开通了“丝绸之路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一带一路’国家国情研究”等数据库试用,共享了中央党校图书馆建成的2018全国两会专题数据库、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数据库等,充分利用数字资源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
强化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质网络资源,进一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深化“四史”教学主题,加强系统内部合作交流,丰富网络教学内容,讲好特色故事。
用实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的丰富政治营养和智慧启迪,新时代伟大征程满含的蓬勃力量,都是帮助学员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资源。学校科学应用“四史”教学网络资源,创新“四史”教学方法,增强“四史”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力,教学效果提升显著。
通过党性教育馆的全息成像技术,让参观者与革命先驱李大钊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亲身经历”《共产党宣言》的起草和传播,与“监狱大学”的先辈共同悟道,与黄旭华一起感受“孤岛人生”,在江竹筠和向忠发的灵魂对比中感悟气节和忠诚的可贵,在焦裕禄的“明镜”面前燃起不负人民的热情,在腐败分子的“铁窗哀鸣”里看清底线失守的下场。
激励学员切实提升历史思维能力,从感悟“四史”中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涵养,让真理和理想之光在实践中闪耀,立足工作岗位,努力做到愿意吃苦、积极进取,勇于争先创优,坚持“我能行”的信念,放脑想事、放心谋事、放胆干事,时时刻刻将真理和理想置于心中、置于工作实践中。
组织观看电影《半条被子》,通过观影的形式再现先辈筚路蓝缕的革命历程,让更多的学员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精神洗礼,从中汲取信仰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峥嵘岁月的育人力量。
强化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思路
教师是创新“四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提高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水平。学校着力培养一批优秀名师,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网络精品课程,营造比学赶帮的学术氛围,切实提高“四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组织观看网上3D廉政教育展厅警示教育片,对网上3D展厅提升思政教育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认识。举办全市系统“用学术讲政治”能力提升教学竞赛,提升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水平。科学开展“线上+线下”集体备课会,邀请兄弟院校的专家、教授在线点评指导、相互学习交流,以教学相长、以教促学的方式营造理解与尊重、合作与支持的良好氛围,教师在“四史”教学设计、讲授方法等方面深受启发。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并举办外出学习成果分享会,明确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的努力方向,增强外出学习培训的辐射效应,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定期举行年度新专题试讲活动,展示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切实把好主体班课堂教学“准入关”,持续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22日第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