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编后记

遇见“许慎”

发布时间:2023-11-21 作者:本报记者 金 锐 来源:中国教师报

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的序言中写道:“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成书于近2000年前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著作,也是研究文字学的必读书目。

河南省漯河市是许慎的故乡,许慎小学又是一所以“许慎”为名字的学校,许慎和《说文解字》自然成为学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如何将《说文解字》的内容巧妙融入课堂教学?学校从“识字”出发,通过图示法、联想法、描述法、比较法、故事法、迁移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识字难”问题,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汉字所包含的韵味和文化。

从课堂教学到课程构建是学校利用《说文解字》、打造“许慎”文化的重要举措。原本《说文解字》仅被应用于语文教学,但学生对许慎和《说文解字》仍然了解不多。于是,学校全面构建“说文解字”校本课程,让学生对于汉字的源头流变和构字原理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还向学生介绍许慎的生平、《说文解字》的意义和成书过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位家乡的先贤。《后汉书·许慎传》记载,许慎“少博学经籍”“性淳笃”,许慎之子许冲的《上〈说文解字〉表》也记载了许慎著书的艰难和谨慎,学校将这些内容都融入课程,让学生感受并学习许慎父子的美好品格。

学校进一步放大“说文解字”课程的价值,让“识字”与阅读、创作相关联、相融合。通过与一个个有趣汉字的“相遇”,学生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校通过各种读书活动帮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解析文字到应用文字,学校进而让学生学习创作古诗词——学生苗润基《嫦娥遐想》一诗写道:“文学古时真有趣,嫦娥奔月晓星升。天神共聚蟠桃宴,万代千秋赴远征。”学生惠入诗《沙澧河》一诗写道:“花红柳绿竹林密,沙澧河边虫鸟聊。高树幼苗堤地长,相携聚守望云霄。”文字虽然还很稚嫩,但也写得有模有样。

其实,漯河市开展“说文解字”教学的学校不止许慎小学一所,漯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潘玲珂介绍,“说文解字进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已经覆盖漯河市100多所学校,教研室编写了《“说文解字进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手册》,系统指导各学校通过“融入、拓展、综合”三种课型,构建“说文解字”课程建设新模式。

对于《说文解字》的常规评价是“重要的汉字工具书著作”或“中国最早的字典”,其实《说文解字》的价值远不止此,清代学者王鸣盛便说:“《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作为许慎的故乡漯河,作为以“许慎”命名的许慎小学,对于这本“天下第一种书”《说文解字》中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推广,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2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