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坚持“教育家办学”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搭建高端培养平台、落实强师惠师举措,多种途径建强教师队伍,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突出正面引领。为营造榜样在身边、校校有典型、人人可学可做的良好氛围,石家庄市教育局开展了“写、讲、演、评、宣”五维融合式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师德微视频征集活动,用镜头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征集的125个作品既真实具体、生动传神,又激人奋进、富于启发,集中展示广大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开展省、市级师德标兵推荐选树工作,今年9月28日,全市教育系统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师德风采展演暨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进一步强化榜样引领感召,弘扬尊师重教传统。
加强警示教育。为引导广大教师增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责任担当,石家庄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关文件,组织全市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为全市16万教师发放“师德师风必读手册”,将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师德师风重要文件汇编成随身携带的“口袋书”,帮助教师随时随地了解相关政策要求、规范从教行为,切实做到人人应知应做、必知必做。
排查风险隐患。为有效防范有违师德师风行为的发生,形成监察高压态势,石家庄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定期开展师德师风风险排查工作,组织各县(市、区)、直属学校对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对易发生师德失范问题的风险点进行重点排查,并填写《师德失范情况排查统计表》,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对排查发现的师德失范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并记入师德档案。对有师德失范苗头的区县、直属学校,采取约谈一把手、提示函等形式,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度。
坚持把加强校长教师培养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名师名校长培养模式。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石家庄名师培养“百千万”工程》《关于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完善教师和校长成长体系。同时,以“名师引领、带动成长”为路径,相继搭建了“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教育思想研讨会等校长教师发展平台,通过课题研究、协同研修形成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培养培训和成果推广于一体的校长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
三支队伍培训常抓不懈。从2014年开始,石家庄市以提升整体教师队伍质量为目标,大范围、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三支队伍”培训。同时,注重市、县、校三级统筹,避免重复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综合效益;通过多层次的项目培训、科学化的师资管理、专业化的基地建设等措施,建立起县级培训打基础、市级培训提素质、高端培训拓空间的三级培训体系。
坚持把优化教师供给作为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的第一任务
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今年,市编制部门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编制“周转池”制度,将机构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优先补充到教育系统,共投放编制6800个,解决了教师结构性缺口和优秀人才引进问题。
持续开展公费师范生培养。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逐年增大,为全市12个县(市、区)培养省级公费师范生349人。同时,自2019年开始委托石家庄学院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小学全科公费师范生,为全市7个县培养市级小学全科公费师范生418人,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多渠道补充教师。2021—2023年,通过公开招聘、名校英才入石、公费师范生选聘等多种形式补充教师1.38万人,为石家庄市教育储备了大量人才。此外,针对山区6县开展了“特岗计划”,三年来招聘特岗教师2600余人,极大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
坚持把强师惠师政策作为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第一要义
构建激励工作体系。制订了《石家庄市中小学优秀教育人才激励工作实施方案》,定期认定卓越校长、首席教师等教育人才。成立石家庄市“立德”教育发展基金会,给予优秀教育人才最高10万元一次性奖励,园丁A卡和B卡持卡人享受政府投资主办的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和地铁免费等政策。
明确强师惠师措施。出台了《石家庄市强师惠师20条措施》,在全省率先设立班主任和思政课岗位津贴,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1.5亿元;为从教满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制发尊师交通卡,增强教师社会荣誉感,让教师更有尊严,让教育更有温度。
拓宽教师晋升渠道。全面落实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在全省率先落实任教年满25年的乡村教师、特教教师突破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参评中高级职称政策;任教满25年的高中教师突破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参评高级职称政策,拓宽教师职称晋升渠道。同时,为小学(幼儿园)有特别突出业绩的教师开辟职称申报“绿色通道”,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申报高级教师资格;对亟须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在本行业、本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设置特设岗位,不占岗位、单列聘用。一系列利好政策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作者分别系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市教育局副局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12月13日第1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