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观课笔记

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

发布时间:2024-03-05 作者:齐 甜 来源:中国教师报

【观】

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进入《确定位置》一课,教师立足于本班的班级座位,很快盘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能逐步通过“第几组第几排”的数学语言描述和确定位置。为了更好地引出“数对”,让学生理解“数对”记录位置的简洁性,教师连续快速说出几个位置,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记录。第5组第2排,第4组第3排,第6组第1排……教师语速越来越快,教室里学生开始出现小小的骚动,抱怨声、质疑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课堂顿时热闹起来。

师:孩子们,你们是否都记下来了?

生:太快了,我们没法记啊!

生1:字有点多,没法准确记下来。

师:确实有点。有什么办法能记得快一些呢?想到好办法的请举手。

学生开始思考……

【思】

这是我在听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中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许多教师在执教这节课时也引用了类似这样的方式引出“数对”记录位置。教师制造认知冲突,形成难点和困惑点,学生进而更深刻体会到“数对”这种数学语言的快捷、实用性。但总感觉教师在此处的衔接和过渡有些平淡,一是平铺直叙的方式难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产生冲击,别无二致的语言难以引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需求;二是给学生留有的思考空间不足,学生遇到困难后,教师直接让他们寻找更好的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知识、发挥数学学科特性进行自主性反思和优化,进而促进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生成和发展。

【行】

师:孩子们,你们把所有位置都记录下来了吗?

生:老师,您说得太快了,记不下来。

师:看来,是老师为难大家了,是吗?

生1:嗯……

师:那我可太委屈了,孩子们,现在已经是5G时代了,有没有可能解决“记录的速度慢”这个问题?

生2:我们可以优化一下记录的方法,提高速度。

师:怎么优化,思考一分钟后,我们再来尝试一次。

(1分钟后,教师再次开始连续快速说出位置,并订正答案)

师:哪些同学能准确完整地记录下这些位置信息?把手举高点……

(举手的孩子目光坚定且自信,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师:面对挑战时,只要我们直面问题,不断改变创新、自省与反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保持遥遥领先。

【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相机抛出充满智慧和挑战性的问题,并在不断追问中激活思维起点、搭建思维支架、推动思维跃迁。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的源头活水,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是教师有效引导的载体,通过对该片段的反思,我认为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三问”:趣问、巧问、深问。

一是趣问。教师以语言为切入点融入学生、融入课堂,捕捉学生的面部表情、情绪起伏、思维碰撞等细节,从语言内容到语音语调再到表达方式提升个人语言魅力和问题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巧问。教师根据知识点联系时代发展、自然人文等内容,巧妙设疑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视野。

三是深问。教师提高问题的深度,引发学生内省。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进行三思:一思当下方法:现在我的方法如何,能够有效完成任务吗?二思可行方向:尝试扩大思维广度,思考我的方法还能优化吗?有没有更好的做法?三思实践路径:我还可以如何优化?以此推动学生提高自我思考的内驱力,自己寻找解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尝试在“问”中下功夫,“小改动”不仅让数学课堂的味儿更浓,还促使学生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06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