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治校方略

以“赋能思维”撬动学校行政例会“值”

发布时间:2024-03-19 作者:孟变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教育需要常新、自新,对于推进管理效益、提升执行效率的会议而言亦是如此。

山西省吕梁市朝阳小学管理团队以问题为导向,把“会议效能低下和思维惰性”作为研究课题,尝试破解会议中内容及形式老套、缺乏思想碰撞、你说我听、会议有数量缺质量等问题。经过多次研讨和实践优化,形成了“1+N”行政例会的新模式。

自“1+N”行政例会模式推行以来,“会议不仅仅是议事”成为大家的共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怎么带着发现故事的眼睛,做一个眼中有故事的教育人?”会议中,教科中心主任分享的“我眼中的新手教师”话题引发了热议,大家对学校46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基于校内、高于校内”的成长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教育家精神解读”“面对消失的课间10分钟,我们何为”等议题也引发了共鸣。

那么,“1+N”行政例会究竟是什么样的?

从重构会议结构的角度撬动“增长值”。“1+N”行政例会以“1”为基点,“N”为拓展点。基点“1”为会议常态内容,涵盖工作中的反观反思、阶段性重点工作研讨、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拓展点“N”为动态内容,如聚焦思想引领的“思想汇”,可分享教育前沿理论理念,分享好书好文,分享其他学校实践中可借鉴的做法等;如聚焦学校中每一个“人”的“故事汇”,可讲述师生校园生活中平凡、微小却让人感动的故事,发掘小案例中引人深思、深受启发的点点滴滴;如聚焦时代声音的“前沿汇”,可传递时政要闻、教育大政方针,讨论近期社会中的热点话题等。

“1+N”行政例会重构会议的结构,以“跳出会议看会议”的“赋能思维”,关注学校发展中要事的决策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关注事情背后“人”的思想动态和感受,关注管理团队思想力、学习力、共情力和创新力的提升。基于“思想赋能有引领,故事赋能有温度,前沿赋能有视野”的理念,会议“值”从研究功能、治理功能到引领功能不断升级增长,实现一会有一得、会会有“新”得。

从关注领导力的角度撬动“领导值”。“1+N”行政例会在重构内容结构的同时,助推了领导力的提升。在“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后怎么办”的循环系统中,推动人人都是主持人、人人都是发现者、人人都是讲述者、人人都是执行者的会议内核的形成。

如何用好评价指挥棒、激发学生内驱力,是朝阳小学一直关注的大课题。“1+N”行政例会驱动学校管理团队不断深入思考,由他人视角引发大家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深度讨论和持续跟进,在德育部门的积极实践中使得以“小晋商升值记”为体验方式、以“葵园币”为载体的新评价体系落地,研讨设计了“小晋商汇通票号”模拟场地和“成英少年成长印记”等寓教于乐的评价载体,在助力学生养成良好品行的同时,激发自主管理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财商,感受晋商文化,将角色体验、角色驱动、角色成就的成长过程自然而然变为评价过程,享受评价带来的乐趣和愉悦。“小晋商升值记”评价体系也促进了朝阳小学“体验式岗位+沉浸式活动+悦享式评价”小种子三维德育向纵深发展。

这样的会议模式撬动了思维的深度,也撬动了实践的深度,把苏霍姆林斯基的“校长对于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是行政的领导”这一理念渗透到会议乃至学校治理的关键过程中。

从推动现代治理进程的角度撬动“会议值”。会议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窗口,“把会议开在需要之时,开出需要之效”的会风会效融入学校的管理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益。

朝阳小学秉持“相信+教育”的办学主张,把“自主式+激发式”和“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要发展、可发展、能发展”的治理理念与“解决问题、研究策略、优化实践、引领发展”为核心要素的会议文化高度融合,为高效管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注入活力,其产生的“隐性价值”不言而喻。

(作者系山西省吕梁市朝阳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20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