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热点

未知死,焉知生

发布时间:2024-04-09 作者:本期评论员:万景达 来源:中国教师报

胡宜安是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2岁时,妈妈因病去世;30岁时,爸爸突发心脏病,在外地工作的他没能见到爸爸最后一面。正是这样的经历,促使他锲而不舍地钻研“生死学”。2000年他开始在广州大学讲授生死学,是国内首个在大学课堂设此课程的老师。2009年,他编著了国内第一本生死学教材《现代生死学导论》。今年,60岁的他在抖音开通了账号 ,面向更大的人群普及生死教育。他认为正确认识生死的观念应该从小开始,越早越好,而短视频的形式可以让更多人以一种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慢慢体会生死学的功用,学习如何与家人相处、爱或者被爱,并把对死亡的焦虑转化为对生命的原动力。

    ——据《中国新闻周刊》

▶短评:清明时节雨纷纷,“死亡教育”又成了“热词”。蒙台梭利说:“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生与死相辅相成,当我们强调生命的美好时,不要忘了死亡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虽然它是极端沉重的词语,但“谈死色变”,进而不敢在教育中面对“死亡”亦不可取,因为死亡乃是生命的母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终极命运。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当下,危及生命的极端事件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与死亡教育的缺失有关。让孩子了解死亡,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自己及他人的死亡,是尊重生命、提高孩子生命质量之举,并且有益于保障其心理健康,终身受用。由此可见,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而今天我们的教育则要“未知死,焉知生”。

把童年还给儿童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月5日,在央视《鲁健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在谈到心理话题时表示:“其实我有一个特别‘极端’的思想,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不要有考试,不要给成绩,不是不学知识,可以学,但是不要严格要求。这样的话,孩子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童年的快乐、生活的技巧、互助的行为,以及我们经常说的,对生命、对他人的尊重和热爱。”彭凯平教授的这一提议引发了家长们的广泛讨论。

    ——据网易新闻

▶短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还是育分?虽然答案昭然若揭,但在许多望子成才的家长心里,分数依旧是压倒一切的存在,彭凯平的话似乎比较“极端”,但对于一些热爱“鸡娃”的家长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其实所谓的“不要考试”“不要成绩”并非新论,教育部门早就出台过相关规定,比如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进行纸笔考试等,这些政策都是在为学生减负、让学生体验童年的快乐。但现实中,我们还能看到学校在减负,家长在“加压”,看似赢在起点,实则损害了孩子的长远发展。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教育应该培养的是健康、乐观、幸福的人,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如此“网红”不要也罢

大声喧哗的旅行团,打断讲解的“蹭听党”,随处可见的“拍照党”,只打卡“丑萌”“值钱”的网红文物,更有甚者,往展览品上扔钱、骑在模型上照相、为彰显学识评头论足传播错误知识、带孩子参观却放任其乱跑乱闹自己刷手机……这几年,博物馆热是一场经久不退的高烧。有时候,在古代众多的礼器面前,当代游客是最不讲“礼”的。当博物馆从一个高冷的存在变成了春运现场,一些规则需要树立,行为也该被约束。

    ——据《中国青年报》

▶短评: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旅游再到天水麻辣烫,流量时代,万物皆可“网红”。网红效应在许多领域受人追捧,与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宣传效果密不可分。但不是所有网红现象都应该提倡,也要分场合、守规矩。博物馆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场馆,主要功能是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博物馆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作为普通观众正常参观无可厚非,但部分游客为追求流量、寻求刺激,故意“呼啸而过”,热闹是有了,但留下的是一地狼藉,给人的观感是斯文扫地,大大影响了其他观众的参观感受和孩子的学习体验。流量喧嚣,但请留给博物馆一片净土,如此“网红”不要也罢!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10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