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育匠有方

青春的脸庞无须“妆”

发布时间:2024-04-09 作者:宋春风 来源:中国教师报

去年10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班。不久后,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小月每天都化着浓妆。厚厚的粉底、浓重的眼影和刺眼的唇膏遮住了这个女孩脸上的青春气息,而且并不美观。

我私下与小月谈心,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向她说明过早化妆的危害,并重申了学校的相关规定,希望她不要再化浓妆了,但收效甚微——只隔了一天,她就再次化起了浓妆。当我询问她原因时,她只是说:“老师,对不起。”之后就低头不语。我意识到,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帮助这个女孩。

隔天,我拨通了小月妈妈的电话。我先与她沟通了小月的学习情况——事实上,小月学习成绩不错,上次考试英语科目还获得了班级第一的好成绩。接着,我又表达了对于小月化妆的担忧。这个话题引起了小月母亲的共鸣:“谁说不是呢?每天四五点就起床化妆了,说她也不听。我实在没办法。”

随着小月妈妈的进一步讲述,我才了解到,从初二开始小月的脸就长了痤疮。起初还不严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痤疮越来越多,还留下了难看的痘印。因此,小月感到非常自卑,只好用浓妆来“遮丑”。几年下来,小月已经到了不化妆就无法见人的地步。

原来是自卑心理在作祟。作为班主任,我决定寻找机会帮助小月摆脱自卑,树立自信心。

但应该从何入手呢?

我利用周一的班级例会开展了一次以“自信”为主题的班会课。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我眼中的她/他”活动,让学生详细描述一下自己好伙伴的形象。学生基本都能描绘出伙伴的大致轮廓特征,但对于一些小细节,比如脸上有没有痘痘、有没有疤痕等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我“故意”得出结论——看来,别人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关注我们的外貌。

第二个环节,我设计了“优点大爆炸”活动。抽到签的学生要写下自己的性格特点,同时其他学生也要写一写这位同学的优点。在抽签过程中,我暗中做了“手脚”,故意让小月中签。小月对自己的性格评价是“沉默内向、不爱说话”,同学们给她的评价却是“沉稳、踏实,为人靠谱”;小月认为自己“说话直,情商低”,同学们认为她“为人正直”……同学们给小月写了满满一页纸的优点,并特别强调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小月捧着这张满是“优点”的纸,流下了眼泪。

或许小月从未意识到自己有如此多的优点,没想到老师和同学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她。相比容貌,大家看到的更多是她的优秀品质。小月所认为的缺点恰是她的优点。班会之后,小月的心结有所松解。

为了进一步培养小月的自信心,我深入发掘她的特长,得知她擅长美术。恰好学校最近举办板报评比,于是我果断找到她,希望她能发挥特长,为班级贡献力量。虽然小月有些犹豫,但我看得出来她其实是想参加的,只是担心画不好,给班级“丢脸”。我鼓励她说:“大胆去尝试!不试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就是进步。我看好你。”小月犹豫再三,终于向我表态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我对她的信任。

接下来的一周,小月对板报的标题、构图和文章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并请我和班长帮她反复推敲方案。在绘制板报时,她非常认真,细致描摹,涂色不留一点空白。当板报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无不惊叹,纷纷对小月竖起了大拇指。我在小月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评比结束,我们班不出意料获得了一等奖。我特意安排在班会课上公布成绩,并颁发奖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参加比赛时的照片,特别是板报特写照片,然后“明知故问”:“这次比赛中很多同学贡献了自己的宝贵休息时间为班级服务,那么谁的贡献最大?”学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小月!”我带头为她鼓掌,全班掌声雷动。我邀请小月把班级的奖状张贴起来,她有些局促地接过奖状,教室里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渐渐化成了小月眼角的泪光和嘴角的笑意。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10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