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人类价值观的普及者,胸怀天下是其精神体系的重要标识之一。而远见就是这种境界的现实体现。
教育者的远见,来自于自立、自信、自强的底气,来自于兴邦、强国的志气,来自于自觉实践、包容进取的勇气,来自于拥抱世界、弘文传道的锐气。拥有这种远见,方能辨清时势之所向,顺乎义理之所为,堪受教育之所托。
有从教者自立、自信、自强的底气。欲从教者,先明德于天下。能者从教,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教师立身之本在于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是师道尊严的根基。“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是教师职业魅力的体现,也是教师的职业自信所在。有远见者,除具备职业自信外,还要坚持本民族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这是弘扬和赓续中华文明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不断挑战自我,成就自我,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有教育兴邦、强国有我的志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者报国的天然使命。“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快哉”的豪情与责任,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拓展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教育支撑。
有自觉实践、包容进取的勇气。虽然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模样,但每粒种子都期待结出梦想的果实,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天下纵无增价士,夜中须有识光人”,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我们的校长教师要充分认识个体差异性和人才多样性,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教育者的伟大在于尊重、欣赏和包容每个孩子,让每朵鲜花充分绽放,让每个孩子人生出彩。
有拥抱世界、弘文传道的锐气。从“协和万邦”“天下为公”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说明了开放则兴、闭关则衰,人类文明不能阻隔。风物长宜放眼量,教育者既要潜心问道,更要关注社会,切勿“坐井论天下”。刻舟求剑只会故步自封,只有时刻观察世界变化,预测未来趋势,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就令十年读,未胜行天下”,要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吸纳世界先进经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教育者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
远见者,观天下,育天下,为天下。做一个有远见的教育者,在育人实践中遇见更好的未来。
(作者系湖北省荆门市教育局副主任督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17日第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