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具体的实现途径是通过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促其释放出生命的内在能量,闪耀出人性的光辉,从而实现每个生命的尽情绽放。那么,学校教育如何激活学生生命发展潜能,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呢?
我认为,一方面要体认四个“道理”,增强生命成长自信;另一方面要认真抓好“五点”路径,激活生命发展潜能。
相信潜能无限。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潜能。开发潜能的过程就是不断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开发程度就是发展高度。成长的潜能与动力就在自己的本性中。人与人的自然秉性没有太大差别,真正的差别在于是否真正相信“我能行”——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程度,所以要相信自己拥有巨大潜能,然后自觉开发。
相信本立道生。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王阳明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生之大本就是立大志。立大志是生命发展的力量源泉,只有立大志,才可能产生无穷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立大志是生命智慧的源泉,只有立大志,才可能产生无穷的智慧,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
相信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是一条自然法则。每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人生的万亩良田,只要你播下理想的种子、洒下辛勤的汗水去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如果你贪图安逸,春不播种,夏不耕耘,秋天得到的只能是荒芜的杂草。一分辛劳一分酬,高远的志向如果不能变成脚踏实地的自觉行动,就不可能成功。
相信诚者必成。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自然界万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性中的美好品格。自然之所以运行有序、有律可循,就是因为具备诚而不虚的品格。人如果也像大自然那样做到诚而不虚,做人就会与人和谐相处,得到别人的认可;做事就会目标明确、全心全意、精益求精,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利用特点,了解学生。借助学生的表现欲、自尊心、荣誉感等人性中固有的特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学生总是喜欢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掩饰起来,不愿意得到别人的否定。教育者可以从学生的表现中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和盲点,发现学生成长的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放大优点,激励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特别是用多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比如自信、自强、内省、奉献、谦虚、诚信等美好品格。了解后,就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不断放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把闪光点发挥出来,以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矫正缺点,转变学生。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一些必须改正的影响生命成长的负面因素,比如自卑、自弃、怨他、索取、虚伪等不良的情绪和心理。这些负面因素有些是社会和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是学生的错误认知形成的。我们必须弄清原因,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心理上的疏导,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激活盲点,激发学生。有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并没有在现实中凸显出来,但这些品格和能力,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且需要的东西,也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内在潜能。我们应该知晓每个学生的具体现状,找到激活潜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有目的地激活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抓住节点,提升学生。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时机做合适的事情。教育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好关键点,才能事半功倍。在成长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心灵感悟都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要抓住时机,实现质变,促进学生成长。
四个“道理”告诉我们,人性与天理一旦统一起来,就会促进内在生命的觉醒、实现生命自觉、树立生命成长自信,进而产生生命发展的强大力量和无穷智慧。“五点”路径告诉我们,只有从人性出发,教育才能清除学生内心遮蔽光明的污垢,激活学生内心的闪光点,让每一个生命都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做到长善而救其失。教育者就要做一个生命觉醒的明白人,用自己的自信和自觉,唤醒学生的自信与自觉,从而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作者系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08日第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