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局内人

责任督学如何快速站上督导高地

发布时间:2024-05-06 作者:吕 建 来源:中国教师报

观察发现,一些责任督学尤其是专职督学对督学培训“不来电”,对专业成长“没感觉”,履职也不够积极。究其原因,一些责任督学认为自己由教育干部“转场”而来,是资深教育人,当责任督学绰绰有余。也有一些责任督学认为,转任责任督学要将知识、经验推倒重建太辛苦,不如“吃老本”来得轻松。

教育督导不仅是一种教育行政行为,还具有鲜明的专业色彩。责任督学处于教育督导的网格末端,是基层教育督导的主要力量,其专业化程度决定着区域教育督导的厚度和底色。当“转转”“看看”的经验型督导主打,专业性缺失将导致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弱化,其质量效能自然大打折扣。同时,到校督导成了“找茬子、装样子”,责任督学的整体形象也严重受损。

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责任督学专业成长,使之迅速站上区域教育督导高地,是区域教育治理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督导机构、督学责任区及责任督学的必答题。

责任督学选聘是有门槛的,能够受聘为责任督学,必然有相对丰富的教育知识、能力、素养、经验“库存”。因此,责任督学专业成长既不是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经验的原地踏步,也不是教育知识技能的推倒重建,而是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因此,基于学习迁移理论,推进教育知识、能力、素养“源域”有效迁移至挂牌督导“目标域”可谓“多快好省”,不啻为责任督学专业成长的现实路径。

促成有效迁移,角色切换是前提。责任督学要祛除私心杂念,提高思想修养,强化责任担当,筑牢教育督导人的理想信念之基;要学深悟透《教育督导条例》《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等文件精神,牢记五项基本职责、八个经常性督导事项,明白“我是谁”“为什么”“为了谁”,郑重回答好“挂牌督导之问”;要厚植教育督导情怀,强化挂牌督导职责认同,找准基层教育督导着力点,完成从“管”“办”到“评”的角色切换。

促成有效迁移,有效研训是关键。《督学管理暂行办法》为督学培训开列了政策文件、理论知识、工具应用、业务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案例等培训内容,教育督导机构、督学责任区应按照培训要求有效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充分利用责任督学既有学习力,对他们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责任督学要依托原有教育知识和学习力,自学自悟、学思结合,建构自己的教育督导知识体系。同时,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小切口、接地气的教育督导研究,搭建高质量迁移之桥,完成教育督导知识、能力、素养的高质量建构。

促成有效迁移,一线实践不可或缺。责任督学要摆脱“二线”“闲职”的误读误为,学会“做”而悟“道”,“忙”里求“真”。责任督学要主动走进学校、村居,走近师生公众,贴近教育事件,做实“规定动作”,开发“自选动作”,挑战“高难动作”,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挂牌督导实践中,积淀专业智慧,实现有效迁移。

教育督导写作是责任督学的“思想体操”,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督导实践,责任督学可以通过教育督导写作找到归属感、存在感与价值感。同时,也将教育写作的知识、能力、经验、情感无障碍迁移到教育督导写作上来,讲好挂牌督导故事,发出基层教育督导“好声音”,实现高质量专业成长。

(作者系安徽省督学、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专职督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08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