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字技术掀起热潮;2024年,人类首次植入大脑芯片,意念控制只是开始……人工智能席卷而来,成为人类记忆、想象和创造的新起点。阅读媒介日新月异、阅读习惯被改变,儿童阅读也需要在这个起点上重新进行审视:我们该怎样守护知识的长河?又该如何引领孩子栖居于未来?
着眼未来,当好阅读设计师。数字变革正交织成教育改革最动听的合奏,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儿童来说,阅读素养的培育前所未有地重要,学校要着眼未来,当好未来阅读的设计师。
设计校园:校园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地方,也是“未来阅读的中心”,把握好这个中心,需要以阅读为校园文化之本,将阅读意识、阅读习惯融入校园建设,更融入学生生活,打造阅读的空间文化。学校要建设好图书馆、读书吧、班级图书角等,让充满书香的校园浸润孩子的心灵;打造线上“共享书屋”“数字图书馆”“云上书房”等,扩大“人人皆学”的覆盖范围、拓宽“处处能学”的空间广度、延展“时时可学”的时间尺度。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学校要提供全方位、多方式的阅读支持,让每一个空间都成为学生充满活力的探索空间、自由成长的生命场。
设计书目:稳固的儿童阅读素养从何而来?到今天为止,核心依然是书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我们应从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智力、心理特点出发,通过智能推荐系统、自动借阅系统、虚拟助手等,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设计课程:要让阅读落地生根,课程化是最强的抓手,学校要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多元化的课程全面提升孩子的阅读素养。多元阅读课程旨在以阅读为轴心,撬动学生勇于思考积极探究的杠杆,让学生在阅读中与过去、现在、未来相遇,成就更好的自己。
数据赋能,打开阅读隔断门。大数据时代一切皆可数字化,我们要做好数据的使用者,根据反馈的信息精准分析、判断、决策,从而提升阅读的效率。如果说现在与未来之间有一扇门,那么大数据就是打开那扇门的钥匙,让孩子畅通无阻地走向知识的广阔天地,走向终身学习的无限可能。
数据赋能加快阅读重塑的步伐。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每个学生潜在的阅读趋势和追求,为他们量身定制阅读书单,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运用大数据,我们可以整合阅读资源,达到资源最优化;依托大数据,我们可以构建模拟场景,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在关切未来的视野中,大数据的合理运用能使儿童阅读得到新的生长力量。
立足当下,建立阅读链接桥。“互联网+”时代,链接比比皆是,阅读同样如此,学校需要立足当下,帮助学生架构链接新生态。
阅读要链接生活。生活即教育,只有让书籍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找准阅读起点,突破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壁垒”。人工智能时代,阅读应该超越书籍本身范畴,指向更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阅读要链接世界。新课标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要链接未来。未来,我们将身处一个可以被期许的“创意阅读新时代”,学校要提供精准的创意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成为真实的人、全面的人、未来的人。
5G时代,在互联网裂变的环境中阅读更为重要,因为它是连接世界的利器。AR、AI和VR等已经走进课堂,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设备,打造数智化阅读、场景化阅读、互动式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让阅读变得更加立体,更好地与生活相连,与世界相连,与未来相连。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未来离我们如此近,近得可以触摸——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就是未来。唯有重新锚定思维与价值的远山,用阅读重塑基础架构,才能绘制出未来教育的“山景图”。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湘江新区博才咸嘉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05日第8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