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面对班里喜欢沉默的学生,作为教师如何打破这道无形的墙,点亮学生眼中的光芒,这需要教师用心聆听,用爱引导。
————————————————
每次走到学校的小湖边,我总会想起学生小捷,想起那个站在湖边高高瘦瘦的身影,转身向我微微一笑,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我和小捷的故事要从那个秋天说起。
一个落寞的身影
高一刚开学,一个高高大大、白白净净的瘦弱男孩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留着挡住自己半张脸的刘海,坐在教室后面一个无光的角落,沉默不语,仿佛在用他的沉默跟周围的喧闹对抗。
开学第一节课,我特意请他回答问题,可无论我怎么引导,他就是不开口。那节课他不仅不看向黑板,甚至头越来越低,仿佛不想我看到他。随后几天,我发现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鲜少与同学沟通。一次课后,我远远看到小捷一个人站在学校的小湖边,就那样静静地站着,任凉风扑面,看着他瘦瘦的背影,我不禁心生爱怜。慢慢地走向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的瞬间,我惊讶地看到他满眼的泪光……
我看到了他眼里的不舍、绝望,我想了许多安慰他的话,但是面对他的沉默,我却不知如何说起……那天,我陪着他,他看着湖,就这样静静地站了很久……
一周后的返校日,小捷的座位空空如也,不知为何我心里有点不安。我打电话给小捷的妈妈,电话那头听到的是小捷妈妈的哭泣,她说孩子回来很反常,把寝室的所有物品都拿了回去,说自己活着没意思,想自杀,怕之后寝室同学看到自己的物品会害怕……电话这头,听得我是一身冷汗。小捷妈妈告诉我,小捷这种情况初中就有过三次,好在及时发现。她说:“都怪我太忙,孩子小时候缺少陪伴,从小就拒绝与人沟通,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养成了现在越来越孤僻的性格;成绩的不尽如人意让他觉得没人欣赏他,更不喜欢与人接触了……”
小捷的经历让我非常心疼,当天晚上我赶到了他的家里,小捷仍然在自己的房间闭门不出,我也深知他不会开口和我讲话,临走前我通过门缝递进去一张小纸条:“小捷,还记得那个湖边站立的傍晚吗?你和我,清风拂面、无言却有言,世界很美好,值得期待。”
第二天,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班级,下意识地看向小捷的座位,那个瘦高的男孩又静静地坐在了他的座位上,虽然仍是不言不语,但是不知为何,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随后,针对小捷的情况我进行了一系列安排:在班上开展以“接纳”“友爱”“团结”为主题的系列班会,希望大家能够接纳彼此的差异,友善地对待同伴;在座位调整过程中,特意让“活泼话痨”的班长成为小捷的同桌,我私下与班长有个约定——任务就是和小捷交朋友,如果能让小捷愿意开口讲话,任务圆满完成;同时,我把小捷的情况私下告诉了任课教师,我们决定一起努力保护小捷,帮助他走出困境。
班级盛开了一簇花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仍然是我无意或有意与他“搭讪”,他有意或无意与我“疏离”,他仍然不讲话,却让我总觉得他与以往似乎有了细微的不同,因为我再也没有接到过小捷妈妈的电话。
一个月后迎来了学校的班容班貌评比。新班级的第一次大型集体活动,我们都很重视。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是重中之重,在我反复“重点强调”后,黑板报的任务竟然无人敢接。我内心窃喜,目光瞟向后面角落里的小捷,在美术教师的“帮助”下,我直接点名小捷作为黑板报的主要负责人。他按照常规仍然没有说话,也没有拒绝,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办公室打圈走了一天,他来拒绝的画面最终没有出现。下班时间到了,我背起小包,心情大好。
周一一大早,一进教室,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也包括我!后面的黑板上花团锦簇,美得耀眼;还有一个美人提笔深思,栩栩如生!特别是那一大片花海,无论近看还是远看,都好像在层层盛开,整个黑板都仿佛立体了起来。
全班学生都在窃窃私语,我却在他们面前大声表扬了小捷的作品,“这是我看到的迄今为止最美的黑板报,我看到了一个未来的艺术家……”当班级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怀着欣喜赞许的眼光看向小捷时,一直低着头的小捷忽然间抬起了头,我看到了他眼里的星星在闪烁。这一天教室的一角闪着光,这一天的小捷也有点不一样。
晚自习后,我邀小捷去湖边走走。仍旧是我俩静静地站在湖边,我“偶尔”在说,他“偶尔”在听……
第二天早上,我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瓶牛奶和一个面包,下面压着一张小纸条:“老师,谢谢你!——小捷。”中午在走廊上,碰到了小捷,当擦肩而过时,小捷的一句“老师好”竟让我一瞬间呆立了——他竟然开口和我说话了!小捷从他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小捷在我面前静默的时间仍然很多,但是“话痨”班长每天向我汇报小捷的情况:小捷今天和他讲话了;小捷今天竟然和他一起吃饭啦;老师,他并没有我们看到得那么老实啦;老师,我和小捷做朋友了……
你在发光呀!
虽然小捷的转变让我欣喜,但是在公开场合,他仍然惧怕开口讲话,大多数时间仍安静地坐在角落。一学期一次的艺术节又如期而至,大家异口同声地让小捷去参加美术比赛,我带着期待的眼神看向小捷,等待他的回应。一直沉默的小捷矛盾了许久,终于缓缓地举起了手。当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时,他的脸唰地一下子红了。
他终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结果都在意料之中,小捷拿到了学校美术比赛的第一名,之后到市里比赛,再次捧回了一个一等奖的奖杯。那天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再一次激动地表扬了他:“小捷,你在发光啊!”再后来,教室里渐渐多了小捷的话语声。
小捷腼腆的笑容越来越多,眼神里也多了一分自信。班里的同学下课都喜欢围着他看他作画,小捷也并不排斥,他们看,他在画;他在画,他们在闹……
后来,小捷每天晚自修后都要在教室里再待一会儿……
再后来,班里每个学生都在书桌里惊喜地收到了自己的画像;而我,也在学期的最后一天,收到了小捷放在我办公桌上的画像,他把我画得很美,很美……
高一结束了,这个高高瘦瘦的腼腆男孩,已经成为教室里的一束光,照亮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两年后,小捷如愿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距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当他的名字出现在学校的光荣栏,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向我报喜时,我内心是欢喜的,我发现了教育者的意义,我们会在学生追光的过程中成为他们的那束光,一点点爱的指引就有可能让他们闪亮,而我们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也会收获友善和爱,这是爱双向流动的过程。
当小捷重新收拾行囊准备启程时,我们再一次相约学校的小湖旁,仍然是两人依湖而立,清风徐来。这一次,小捷主动开口和我说:“老师,将来我想当一名美术老师,我也想成为其他人的光……”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05日第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