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做怎样的学校管理者

做“深情的理智派”

发布时间:2024-06-12 作者:李峰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是一个极度感性的人,喜形于色,怒喝于颜,这与常人认知中沉着稳重的校长形象有较大差距。所以,担任校长后,一位朋友对我很是担忧。但是,6年的校长工作经历让我可以极其自信地说:一个温暖的校园,需要一位极度感性的校长。

我认为,极度感性的本质是真诚。学校教学生求的是“真知”,教学生学做的是“真人”,因此,教师必须“真”,校长更应该“真”。因为管理是能量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的过程。

2018年8月,我初任校长。从哪入手?我用一件事开启了与教师的接触:聊天,见缝插针地约教师到我办公室“闲聊”。聊他们眼中的学校,聊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一个学期下来覆盖了所有教师。一些老教师在聊的过程中无比兴奋地说:教了几十年书,还是第一次可以到校长室和校长这样聊天。其实,除了了解学校、认识教师之外,我更多还是想让他们从我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真诚”。因为,真诚一定是开启管理最好的一把钥匙。

第二个学期,学校提出了一个至今不变的最重要的工作目标——服务于教师,增值工作幸福;服务于学生,提升成长品质。具体要求是:做事的出发点一定是基于学生、基于教师,不为个人;要求教师做的,必须自己先带头做,全程参与,不遗余力;教师有困难,不要等着他们提,而要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不端架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再理性的人也会因为手上常留的“余香”而变得内心柔软。这是人之间相处最舒服的一种状态。

当然,担任校长后,这样的极度感性也给自己带来许多困扰。

全校教师都知道,这个校长最喜欢哭。每当教师来诉说生活的不易时,我总会忍不住陪着眼眶发热;每当看到教师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时,我总会激动得泪流满面;哭得最多的是每学期末的“遇见幸福·很简单”主题讲述活动,细数一学期的各种感动细节,我总是会哽咽到声音颤抖。

男儿有泪不轻弹。每次流完泪后,我都会告诉自己:要克制,这样太丢人,一定会被教师议论的。但是情感的宣泄是情不自禁的。直到某次讲述活动后,一位领导发来信息:听说今天在讲述时大哭了?为真性情的好校长点赞。那一刻,我有了些许释然。

但最大的困扰在于有时会被感性冲昏头脑,先前因为同理心泛滥,冲动之下作出了不理智的决策,好在最后进行了补救。

一位感性到有点冲动甚至任性的校长,会让教师失去信任感和安全感,学校也很难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因此,在感性的同时,我也要有理性的一面。

担任校长以来,我发现自己并不只是一个极度感性的人,我还有极度理性的一面,这体现在对“是与非”“好与坏”的坚守。

比如,一位体育教师因为不满食堂职工给他打的菜少,直接发脾气把菜倒了,把餐盘摔了。当他夺门而出后,不是去教师办公室,也不是走出校门,而是来到我的办公室表达歉意,因为他发泄完之后就已经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再比如,一位老教师因为不肯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务处相关人员产生了矛盾,当我在教师会上婉转提醒“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后,他第一时间与教务处取得联系,也反思了自己的“小心眼”……

6年相处下来,全校教师都知道,面对敷衍塞责、有违师德、自私虚伪等行为,校长眼里容不了半粒沙子。

偶然的一次,怀着好奇,我“百度”了极度感性和极度理性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时,看到有人定义的一个词:深情的理智派。我特别喜欢。

深情,是源于内心的善良、内心的真诚,它犹如一道光,给人以温暖,更给人以希望;理智,是对底线、对原则的坚守,这是人生而为人的东西,丢了它,人可能就不再是人。而校长不正应该这样吗?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2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