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关键人物

糊涂老师的“糊涂经”

发布时间:2024-06-12 作者:阳建忠 来源:中国教师报

那时,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村小校长,但全校教师(只有3位)好像都听他的。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能同时教两个年级,还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语文、数学、自然等交替执教)。他的名字里有个“如”字,我们都叫他“如来”。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他始终保持微笑,诚如含笑的“如来”。

20世纪80年代的上学路,快乐与刺激并存。冬天的早晨,我们穿梭于一层浓雾一层霜的山间小路上,每个小伙伴都手持一两个“风火筒”(开着小孔的竹筒,里面装上点燃的松针),风一般地跑着,真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感觉。

每天早上,“如来”都会堵在教室门口,不言语,抱着双手,微笑着。我们只好像鱼儿一样,逐一游进教室。他从来不会骂我们,只待大家到齐了,才开始微笑着进行教育。

可是,我们终究还是闯祸了,不知哪个家伙把“风火筒”扔到了村支书囤积废纸的空屋内。浓浓的白烟,第一次让“如来”有点恐慌。他亲自“破案”,把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揪了出来。奇怪的是,他俩都咬定是我干的。更奇怪的是,“如来”只是批评了我。

后来,常常不交作业的有我,当着他面“摸鱼”的也有我,偷他的粉笔回家“点豆花儿”的还有我……那时的我,没有一点儿学生的样子。

快乐的小学生活结束了,他很骄傲,因为他教的学生里居然有3个考上了初中。当时,他一直认为我一定能考上,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

多年后,我成了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当时,按风俗考上大学是要办宴席的。酒席那天他来了,穿着扣齐扣子的中山装,逢人便微笑着说:我看着他长大的,知道他行。

当时,因为撤乡合镇,我们的村小合并到镇上去了。同时,为了追求高质量教育,镇上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参加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考试。这下,“如来”真糊涂了,他只会讲,不会应试,结果可想而知。

落榜后,他居然不要补偿金,只想要那两间破教室。更难以置信的是,他居然用了很长时间把一砖一瓦都搬回老家。后来,他不知又用了多长时间,在老家一砖一瓦地重新盖了一所“村小”。

据说,他没有什么爱好,就喜欢带着小孩儿玩。

在我正式走上讲台的那天,我自豪地告诉他:现在我也是教师了,但我绝不会像他那样糊里糊涂地被学生“蒙在鼓里”。他还是“如来”般微笑着说:“不犯错误的娃儿是没有出息的,要学会糊涂点,让他们知道你知道,却又不知道。”

当时,我只是摇摇头,嘴里没说,心里却嘀咕着,认为他是一个糊涂老师。

多年以后,我才略微参悟他的育人哲学:教育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整天的循规蹈矩,有些时候教师还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在试错中成长……

我曾无数次想要和他谈谈当年为什么没有惩罚我,是否知道我不交作业,是否知道我“摸鱼”……如今,我真正打心眼里佩服、感激他的“糊涂”。如果他那么“认真”,那么事无巨细,那么精细化管理,可能我就被他“教育”掉了。或许正因为有那么多“如来”,才真正让教育的智慧归于“无声”。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教师)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2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