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热爱教书的我而言,让学生拥有一个真正快乐的课堂才是我内心深处寻寻觅觅的幸福。
当“教书匠”已经26个年头了,各种经历中有荣誉、有感动、有尴尬、有失败……我不断成长着,但有时总是若有所失,即使学生反馈满意,也觉得那是安慰我,因为我一直想寻觅一种真正属于学生的幸福课堂。
一天早上,学生薛洋帆来找我,要和我“互换角色”。这是典型的“打擂台”,很多人都认为此刻的我应该有些尴尬,但我却很开心,有句话说“具有挑战性是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一”,我的学生如此有勇气,有自信,敢挑战,我欣然应允。
上课铃声响了,我偷看了“小薛老师”一眼,发现她还在投入准备着,感觉非常自信,丝毫没有受任何因素的影响。我乘势给学生一个惊喜:今天,让我们掌声有请“小薛老师”为我们上课。意外的“角色转换”先让大家的大脑暂停了几秒,之后掌声代替了所有。“小薛老师”很快就对号入位,竟然一点也看不出紧张,走到讲台前,开始了她的教学。课堂上,她时而鼓励“学生”,时而“莞尔一笑”化解冷场,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似瀑瀑飞帘,还适时加入“老师”的示范引导,小组讨论,分享成果,外加整齐的板书设计,让我们这些“学生”从最开始的“不适应”逐渐变得融洽和谐。就连一向不爱发言的高军昊都主动发言了。孩子们不由自主迸发的掌声一拨接一拨,我也沉醉其中,挤到他们中间一起探讨。
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同学们”丝毫没有离开课堂的意思,还意犹未尽地顺着“小薛老师”的收获环节畅谈自如。有的大谈学习方法,有的畅谈课堂气氛,还有几个举起大拇指为“小薛老师”点了大大的“赞”,似乎这才是他们想要的“课堂”。我原本就喜欢造就“不安分的课堂”,原本就喜欢学生“推陈出新”,今天薛洋帆的这节课上得相对成功,也收获了掌声。于是,我开始进入自检反思功能,反思结束后我对课堂有了新的解读: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株株“黄金桂”,表面看她们的“叶子”也很平常,甚至在花或树的海洋里很容易被湮没。然而,只要我们认真探索它们喜欢的方式,慢慢走进它们的内心,并且选择机会给心灵的嫩芽“施施肥,浇浇水”,也许某一刻,它们就悄悄长满绿叶,生机勃勃,甚至“浪漫满室”。
更让我内心跳跃不已的是,下课后好几个学生也主动请缨,想要再次挑战“摆擂台”,尝试文言文教学。我很欣喜,也更加懂得:爱学生,只是师爱的一个小小注解;相信学生,是师爱里的一朵浪花;放手学生,是师爱里的一绺根须。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师生情的谜语: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和学生的一生,让学生的心,可以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寻觅本就是一道无法制造固定答案的题目,也无法用时间来界定。但寻觅会和放手“相恋”,会和信任“结拜”,只要坚持对学生放手去爱的原则,那寻觅的惊喜就藏匿在我们的课堂。
回过头细细思考:只要我们能够给学生一份尊重,尊重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尊重他们富有创造的自由思想,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就像茂密的树枝需要修剪一样,唯此,学生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这才是我寻觅的幸福课堂。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韩城市新城区第一初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2日第1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