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改中国行(郑州经开区)公益师训会热议

大单元教学究竟“大”在何处

发布时间:2024-06-12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报讯(记者 褚清源) 大单元教学究竟“大”在何处?如何从传统的“知识点+课时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关键路标?日前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郑州经开区)公益师训会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此展开了深入解读。

在会议开幕式上,郑州经开区朝凤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孟思发布了学校大单元教学创新成果——“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六个关键路标”。“六个关键路标”分别是:结构化的“三分析”,即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整体谋划单元教学结构图;重视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体现层级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变课堂小结为学后反思;关注三类课型设计,即单元导读课、单元融通探究课、单元整理课。该校以成果发布的方式收集来自一线教师的微创新经验,凝练实践成果,凝聚团队协作精神,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海龙说,朝凤路小学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师大单元备课、实现学科育人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大单元教学成果,这六个关键路标凝练度高、指导性强、实操性好,为一线教师理解大单元教学重难点,提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在主题报告环节,特级教师、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教师李竹平和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任明满先后作主题报告。

“相对于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在学习方式和目标追求上有了新的定位,体现了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李竹平认为,大单元教学追求的是深度理解,是对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寻觅和原点认知,大单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大单元教学之“大”,与单元容量大小无关,与学习任务的体量大小也没有关系,它强调的是“站得高,看得明”,是学得通透明白,是真正促进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金钥匙”。

任明满在报告中指出,大单元之“大”,首先表现在以大概念为统领,整合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大单元教学中,师生需要基于广阔的视角,抽象概念,寻找概念关系、关联概念与观念,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智力加工,达到深层思考和深层理解,发展批判性思维、评价、创造等高阶素养。他说,强调高阶思维并不是否认低阶思维,而是以高阶思维带动低阶思维,实现进阶式发展。

“大单元教学实施的核心理念是,先带领学生‘综观森林’,即整体感知,再引导学生‘局部审美’,即问题探究,后引导学生‘植树造林’,即迁移应用。”在会议总结环节,河南郑州晨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红顺总结道。他通过梳理几个关键问题结束了分享,即如何设计指向学科本质的真实实践活动?如何变“学以致用”为“用以致学”?如何破解一线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最头痛的三个问题,即大概念提炼、素养目标确定、主干问题和任务设计?

据了解,本次会议上,郑州经开区朝凤路小学语文教师张莉、孙茹分别进行了单元导读课《艺术之美》、单元融通探究课《动物王国开大会》课例展示,王红顺和郑州经开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胡琴进行了课例点评。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2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