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世文 通讯员 何远 李春娇) “我认为,三个例子恰到好处,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觉得‘三’是一种理,三个不多不少正合适”……“谁还可以补充呢?”提问、回答、辩论、总结……剥丝抽茧、有理有据,课堂上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教师不断借助问题点拨和追问,让学生不断思考、发问、解答,通过“审辩式学习”,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习走向深度。
“从儿童出发,让智慧生长”,6月1日,由四川省巴中市教育局、全国审辩式学习研究共同体主办的全国“审辩式学习”研究共同体巴中市启动仪式暨晏阳初教育思想交流活动在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校(晏阳初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400余人齐聚巴州四小津桥湖校区,围绕高效课堂、审辩式学习方法、核心素养发展展开了一场学术思维的碰撞。
活动中,深圳市罗湖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穆传慧利用“审辩式学习”方法展示了《圆的认识》《夏日绝句》两堂示范课。课堂上,学生沉浸在多学科融合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互动、认真探索、互相质疑,与老师一起呈现了学习的无限精彩。
审辩式学习是对《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建构了一个中心、两个理念、三类素养、四种思维、五学课堂、六维评价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审辩式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穆传慧与来自审辩式学习研究团队成员开展了互动辩课和研讨沙龙,大家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核心素养的培养、思维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课例解读。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原所长谢小庆以《人工智能(AI)正在重新定义“核心素养”》为题,围绕AI智能时代如何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和核心素养、怎样测量和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时下关注度高的热门问题作了专题讲座。他表示,AI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在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巴中市巴州区晏阳初博物馆名誉馆长晏鸿国则围绕晏阳初人生旅程的六级台阶、平民教育思想、历史贡献等方面介绍了晏阳初的生平事迹,让与会者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巴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审辩式学习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直面挑战的能力与品格,有效破除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主思维能力缺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通过精细化教学设计打开学生学习动机“开关”,让学生自主开展“真探究、真思考、真对话”。巴中教育将继续深入挖掘晏阳初教育思想,以审辩式学习为切入点,不断弘扬教育家精神,整合优质资源、纵深推进课改、实施全员教研,书写晏阳初教育思想新时代巴中教育实践新篇章。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2日第1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