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书香校园

无处不在的阅读

发布时间:2024-06-18 作者:魏立峰 来源:中国教师报

花团锦簇的四月,一所小学的操场上人声鼎沸,有的学生盛装登上舞台,传唱经典;有的化身小小导演和演员,创编课本剧,将故事演绎得精彩纷呈,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采,因为学校一年一度的盛会——校园读书节开始了。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东路小学占地不大,却容纳了32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如何设计布局、营造文化氛围,让“人人、时时、处处”有可读书的阅读空间,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学校辟出2间图书室、1间阅览室,对师生24小时开放。三年级学生小溪说起她在校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可以徜徉书海。每周一次阅读课,她跟着语文老师走进图书室,与同学一起共读一本书。午饭后,她喜欢约上好友到阅览室读书,三五成群,读书交流,大家享受着惬意的午后时光。放学后,她报名参加课后服务,再次与书相约。小小的图书室,承载了她快乐的阅读时光。

阅读不仅发生在图书室,而是无处不在。班主任和孩子们在教室共同设计了班级图书角,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开展图书借阅活动。学校长廊文化突出读书主题,各年级作品展示橱窗定时更新,学生读书成果都在这里展现。墙壁在说话、树木在说话、花草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浓浓的读书氛围。

浸润的校园环境辅以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愿意参与、主动参与。读书活动好戏连台,最大盛会“校园读书节”精彩纷呈;“书海漂流”以书换书,以书会友,资源共享;“经典诵读”比赛结合学校古诗文晨诵课程,学生或吟或唱,将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辅以多样的表现形式,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此外,读书小明星评选、书香班级评比、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海报创作比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了积极的读书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校阅读课程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更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科学的读书方法。

学校一方面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充分利用教材上好语文精读课,基于大单元理念设计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并指导孩子学会做阅读批注,学习“九宫格读书法”梳理文章要点……

另一方面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计划,每班每周至少1节阅读课,强化阅读指导,保障阅读时间,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其中,思维导图是学校语文教师善用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篇幅长、信息量大,学生不容易把握。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对整本书的关键词、主要角色和主要故事情节进行梳理的过程,这对学生把握整本书阅读有着重要作用,能让学生将厚书读“薄”,锻炼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学校还举行了“阅读思维导图”制作比赛,一份份作品展示着孩子的阅读足迹和思维发展,见证着高质量阅读的真实发生。

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品味的养成在学校,也在家庭、在社会。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阅读支持,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奔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就要做爱书人。教师巩玉婷说:“一名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培养爱阅读的学生。把阅读这件事做好,不仅是自己成长的需求,更是学生成长的需求。”

学校每周例会,将好文推荐作为固定板块,谁主持谁推荐,共同学习谈体会,在阅读中学习先进的管理之道,明晰前行的方向。定期开展“教研组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办读书论坛,共享阅读成果。学校成立青年联盟,将读书作为持续坚持的活动之一,开展“我的读书故事”交流会,将读书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上好阅读课例,展示青春风采。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开办家长微课堂,以书为媒,孩子与家长共同开启阅读的美好时光。

学校不断拓展阅读空间,与出版社联合开展“你好,书籍”书香校园共建活动,为家长颁发“阅读推广大使”证书,为孩子发放免费“图书借阅卡”,让周边的社区资源成为孩子阅读成长的加油站,不断打造校家社“三位一体”读书共同体。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东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4年06月19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