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慢”享受,但坚持读下去,成长就成为“快”乐事。
通过引领推动黑龙江省五常市铁路学校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慈云分校教师阅读,我发现在学校倡导并推广阅读,学校领导者是否重视、能否带头,以及是否找到适合的方式,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
让教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才是让教师喜欢且能快乐阅读的正确途径;而教师群体能长期坚持读下去,则是更可贵的品质。这两所学校的教师正在这样的“乐趣”中持续阅读,他们共同做到了以下八点:一是选择一本适合教师阅读水平且与教育教学实践情境接近的经典论著;二是学校教师自愿报名成立“阅读共同体”,建立阅读微信群,形成“自组织”,不带行政色彩;三是建议教师每天仅阅读论著中的一篇文章,但必须坚持天天读;四是每天在微信群分享阅读心得体会;五是阅读完一本书后开展整本书阅读分享会;六是撰写关于整本书的阅读心得或书评;七是读完一本书后继续以相同的方式阅读第二本书;八是与自己的专业成长以及教育教学工作建立联系,追求微创新式的改进。
这样的阅读引领和我的个体阅读主张密切相关。我奉行持续性阅读的理念,追求“少而精”的阅读,以及间隔性重复阅读的观点。我一旦选定一本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书,就会一次又一次反复阅读,划出重点,找出需要强调或重要的观点,写出书中的核心思想和自己的理解,然后不断复习,消化吸收;我会根据书中的观点,结合实践重新梳理出一篇比较精练的文章,然后分享。“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是我要努力做到的,而要去“写下来”才能达到目的。
其间,每重读一遍都要间隔一段时间。我设法保持自己的阅读兴趣,并集中阅读那些我想要实际应用的内容。这样会真正了解一个领域,透彻地吸收一些重要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有用,我会将其整合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写作中。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让其继续发酵酝酿,反复翻阅做到真正理解并澄清其中的观点、逻辑和意图。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策略。
我读书,有时是放空自己,只根据感觉和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关键是坚持每天读。我时常会产生一种感觉,每读完一本书,自己与以前的那个自己就不一样了,我知道那是书中的思想注入了我的心灵。于是,我越发喜欢阅读,书籍成了我工作的得力工具,成了我生活的忠诚伙伴。书籍在参与自己的人生,让自己不断获得精神的滋养,不断找到前行的勇气,不断创生出行动的智慧。
我发现参与坚持阅读的教师,他们的生命状态也会变得焕然一新,有了更高远的成长愿景;他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慢慢升级,引发教与学的方式静悄悄地转变;站在育人的规律与教学的原则高度上,他们找回了做教师的快乐感和获得感,不再感到每天繁忙的教学工作是乏味、无意义的。
教师阅读的背后价值显现出来,阅读获得的思想力量爆发出来,这些均源自“坚持”的行动,来自校长的阅读领导力。两所学校“慢享阅读”故事打破了“教师不爱阅读,没有时间阅读,读了没有用”的观念,给其他学校引领教师阅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这里的“慢”其实不慢,因为每天的“坚持”就弥补了“慢”。“慢享阅读”是一种“自主、完整、深度”的阅读。
“慢享阅读”帮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了阅读的时间,享受到“成果”的味道,获得持久的动力,为专业发展找到属于自我的途径,从而慢慢形成专业话语权;同时,教师在“自律”中学会自我觉察,发现并靠近心中的目标,让自己的专业底气丰盈、充实。
(作者系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4年08月21日第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