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重读中常读常新

发布时间:2024-08-21 作者:廖仲敏 来源:中国教师报

此次共读《给教师的建议》已是我从教以来第三次完整地阅读这本书。

在初读中萌生教育观。20年前我初登讲台,所幸遇到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犹如寒冬里迎来了暖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这让我明白教师的职责重在育心,知识要建立在情感上。他还写道:“在学习过程中起实质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养儿童的荣誉感和自尊感。”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全书诸如此类的教育格言不胜枚举。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充溢着我的头脑,我也慢慢萌生了自己的教育观。

在再读中确立语文观。10年前,我从英语学科改教语文。“何为语文?语文的核心是什么?”带着这些困惑,我再次翻开了《给教师的建议》。我发现全书100条建议里谈到阅读的有29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么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的兴趣。提取出阅读这一精髓后,我当即决定把学生阅读作为自己教学中的头等大事来做……事实证明,一个学生想要学习好,阅读必然少不了,而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把学生引领到热爱阅读的道路上。

在共读中参悟人生观。得知中国教师报开展暑期共读活动,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给教师的建议》。因为我想重温经典,我想再遇自己的精神导师——苏霍姆林斯基,与他对话、交流,聆听他的教诲。也是在这次共读中,我才真切体会了什么叫“常读常新”。

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是我挚爱其著作的一个原因。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只为教育一件事来,32年不间断地坚持观察与记录学校、老师、孩子,把全部的身心都献给了教育事业。迄今为止,没有哪一本教育著作能像《给教师的建议》这样长久地占据我的案头,也没有哪一个教育家能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深刻影响着我的思想。他的“把整个身心都献给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的人生信仰。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一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8月21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