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优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变革为支撑、以“双创”文化育人为内驱力,将“双创”教育“创新”之引擎与师范教育“铸魂”之匠心深度耦合,把“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根有魂有能有力地建设到位。
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开启了前瞻性探索。基于教师教育的办学思路,学校将思政教育、教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全过程贯通、全师资参与、全专业覆盖的方式开展教育实践,形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思创引领·专创融合·师创融通”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改革模式,为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本文系2025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A类项目《数智时代高校创新创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与实践》(2025JGA131)的研究成果。
价值引领,思创融合的思政育人机制创新
“跟党学创业”双创培根铸魂行动的创新实践。创新创业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0年联合成立思创融合教育工作室,双方共同开设“跟党学创业”通识选修课程,协同开展“跟党学创业”十大系列活动。同时,学院创新打造60多所高校参与的“跟党学创业”思创融合共同体,举办全国高校首次“跟党学创业”教育教学研讨会,以党的红色文化资源与长征精神等“红色创业基因”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双创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创新探索。学校围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这一核心,系统开展了100期“望道微课”理论宣讲活动,结合“新西南剧展”等文化育人实践,传承抗战时期桂林“西南剧展”的精神内涵。创新开发14门思创融合课程,设计融合“课程思政核心元素+创新意识激发+创业方法工具+创业实践训练”课程内容模块,形成了“12345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社会创业教学实践的体系化构建。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导向,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等4门社会创业课程,编写了20个“社会创业经典案例评析”,连续15年举办“乐群杯”公益创业大赛,连续8年开展“双创月”“社创周”“创客日”活动,设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基金,有效联通“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耦合中,实现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
课程重构,专创融合的教学实践体系重构
构建“三课堂”融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系统整合第一、二、三课堂,构建了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将创新创业课程全面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必修+选修+讲座+网络+社会实践”的多维课程架构。目前已建设双创类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8门,开发双创慕课9门(含AI智慧课程),开设双创通识选修课32门,立项专创融合特色课程40门,实现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100%全覆盖,师范专业100%全覆盖。
基于“赛训评”机制的教学体系优化。以“大创计划+国创赛”为抓手,实施融入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年均设立大创计划国家级课题90项、省级课题270项,形成了“国—省—校—院”四级创新竞赛机制。培育的“百灵鸟公益”“彩虹马儿童有声读物”“舞易club”“数学课栈”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获奖项目,均为师范专业学生团队主持。
“产学研用”协同的四级双创平台建设。创新搭建“21个教授工作室—18个院级创客空间—2个校级创业园区—23个社会双创基地”四级双创孵化平台,打造创客马拉松、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多样化“专业+创业”实践活动品牌,年均开展创客马拉松、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品牌活动超过50场次,校内外参与学生达2万余人次,孵化学生企业40余家,有效促进了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师资培育,师创融通的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基于协同教研的双创教师培养机制构建。依托实体教研室和教育部门创新创业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平台,开展跨专业、跨学院、跨校、跨区域协同的线下线上教研活动,共举办80期线下教学工作坊和122期线上虚拟教研,有效促进了双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基于师范特色的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立足师范院校办学特色,推动创新创业素质养成和基因传承。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开发科学教育、数学课栈、中小学智能编程等系列与基础教育接轨的教师教育桥梁课程,开设创业精英班,把双创素养作为现代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基于多元平台的师资培训体系优化。充分发挥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广西高校教师培训中心、教师教育学院等平台作用,推进大中小幼教育一体化形成师范生“职前与职后”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贯通协同,促进创新创业素质的养成和基因传承。
范式推广,双创教育的示范效应与辐射影响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系统性产出。基于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教学改革项目,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目前,已成功组建120人的双创教学团队,开设双创必修选修课程32门,上线双创在线课程9门,其中6门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出版双创专著教材10部,发表教研论文73篇,形成调查报告4部;培育双创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广西一流本科课程8门,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3金9银41铜,广西区赛126金168银153铜,充分验证了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创新创业教育的示范引领效应。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双创教研经验与做法成果已在60余所高校推广应用,接待近200所高校前来考察交流。在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给予“学校教师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特色有成效”的高度评价。“创指数教育”2024年全国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数排名全国第5、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58名,充分体现了研究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双创教育融合创新的未来路径。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广西师范大学将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思创引领·专创融合·师创融通”的改革模式。一方面,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双创教育中的应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着力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育人体系,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拓宽国际化办学视野,打造具有师范特色的双创教育品牌。同时,学校将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师范院校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师报》2025年07月16日第7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