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彭凯平教授,源于中国教师报暑期共读推荐。10本书中,我独选了彭教授的《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书中那句“与其说我们想当情绪的主人,或是避免成为情绪的俘虏,不如说是我们更应该与情绪进行和解”,让我对情绪有了全新认知。
生完二宝,月子里就开始独自带娃,产后激素的急剧下降,加上婆媳相处的难题和不分昼夜带娃,身心俱疲——情绪经常崩溃,觉得人生无望,做什么都没意思,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知道自己陷入了产后抑郁,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彭教授在书中给出了走出抑郁的方法——建立亲密关系、哭、冥想、运动、写作、睡眠。我选择了写作,就像书中所说:“写作是倾诉……把烦恼写出来,就像和朋友倾诉,烦恼得到宣泄。写得越多,心情可能越好。”为了更好地输出,我又不自觉地拿起了书本,没有时间抑郁,常常读写到深夜也不知疲倦。
我把阅读和写作当成了爱好。它们让我开心,也滋养了我的生命,让我产生积极的心理力量。通过读写,我遇到了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大家虽然来自全国各地,都因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线上交流,在文字里遇见、彼此照亮。彭教授这样说:“在做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情时,能够沉浸其中、物我两忘、心无旁骛。”我在读写时,就这样进入了福流状态。
现在,我已经不知道抑郁为何物,满满的正能量围绕着我。我觉得,这不只是一本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书,也是一本情绪的急救指南,值得我经常翻开,用书中的方法与自己的情绪和解。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安远县濂江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8月20日第8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