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江西省遂川县正人红军小学教育集团

英烈精神代代传

发布时间:2025-09-02 作者:黄存平 张乐华 来源:中国教师报

江西遂川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革命先辈均在遂川留下光辉的足迹。在这块红土地上,有一所以井冈之子陈正人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工农红军正人红军小学。陈正人(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坚持真理、襟怀坦荡、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成为该校办学治校的行动指南。如今,该校从原来的一所学校发展成为下设4个校区的正人红军小学教育集团(简称红小教育集团),成为遂川教育赓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名片。

    循着立人品质明确办学方向

1907年出生在遂川县盆珠乡大屋村的陈正人,少年时期便投身革命,后来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他跟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南征北战,历尽风雨,身上体现出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一直鞭策鼓舞着后来人。

红小教育集团的源头,可追溯至1934年建校的遂川县立五峰小学。其办学地址多次搬迁,并多次更换校名,在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始终坚持教育服务抗战的理念,宣传抗战精神,为抗战培养干部人才,发动更多人民群众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1981年学校定名为“泉江小学”,2012年1月拆分为新泉江小学和实验小学。当年底,与母体校分开的遂川县实验小学在陈正人子女陈宜生、陈延生等见证下,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正人红军小学,确立了“红色育人 全面发展”核心办学理念,将坚持真理、襟怀坦荡、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系统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育关键资源、转化为办学建校的行动指南,在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中,充分挖掘英烈陈正人精神品质助力学校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3年成立教育集团,次年继续整合正式更名为遂川县正人红军小学教育集团,进一步提炼形成了“坚定信念、坚韧不拔、坚守担当、坚持开创”的核心理念,打造革命传统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的集团化办学路径。而拥有红色办学底色的红小教育集团辐射范围从城区延伸到高新园区,让曾经的“薄弱校”也变身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发扬革命传统提升管理效能

从校门口的“红军精神代代传”石雕到红色文化长廊,再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小教育集团校园里浓浓的英烈精神育人氛围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勃勃生机。“从三年级开始,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走进陈正人生平展,接受英烈精神教育。”红小教育集团德育处副主任上官丹清介绍,基于学生认知水平,集团精心设置了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把“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

“我一走进学校,就感觉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整天都元气满满。”正人红军小学六(3)班学生冯笑妍开心地说,她每天经过红色文化长廊时总忍不住驻足,或识记按时间先后顺序陈列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或朗读英雄母亲张龙秀、郭永怀的感人故事,或抚摸雕有“励志”的石头……

红小教育集团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巧妙转化为学校的文明公约、班级公约,将公约厚植在学生入校、上课、课间、午休、放学的“一日常规”中,如入校时戴红领巾、向国旗行礼的强化身份认同,课间“红色互助岗”“红军过草地”模拟情景剧的友爱践行,放学有序列队、值日生维护教室整洁的责任担当……让严肃而有温度的纪律成为师生团结互助、严于律己、积极行动的自觉追求。

“我通过认真学习领悟英烈精神,对年级管理更有信心了。”红小教育集团五、六年级管理处主任蓝玉琴深有感慨地说,“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感染了我,触动了我,让我对工作更有把握。”

“我在正人红军小学读书时,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关于红军的故事,带我们参观陈正人生平展,引导我们用实际行动传承英烈精神。”今年考取北京大学的校友张雨涵说,每当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在追梦路上遭遇挫折时,她就会想起张龙秀烈士的故事,内心就会生发出一股强大力量。

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的校友冯欣钰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应以坚韧和奉献去书写,去传承;英烈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照亮我前行的路,也激励我将这份责任与担当融入未来的每一步。”

如今,红小教育集团把抽象难懂的英烈精神品质重新剖析解读,细化为知礼仪、扫好地、站好队、做好操、跳好绳、唱好歌、读好书、写好字、敬好礼、做好人“十好习惯”,将英烈精神品质渗透到学生的生活日常,让学生想做、能做、会做。

与此同时,集团还利用主题班会等日常教育活动,通过手抄报、绘画、征文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内心感受到的英烈精神表达出来,把传承红军顽强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具象化,让精神始终伴随他们成长。

    融入英烈精神创新育人模式

红小教育集团把英烈精神作为教师“凝聚团队力量、激发创新活力”的实践指南,搭建青年教师成长“三大工程”平台、构建校区“红色师徒结对”机制、组建学科“跨校区备课小组”,打通英烈精神与教书育人之间的壁垒,让沉睡静止的英烈精神成为教师成长的鲜活动力。

“我们没有经历英烈们的艰苦岁月,但我们可以把英烈的精神品质融入教学教研。”红小教育集团教学教研处主任石彩虹介绍,集团通过研、训、学、用“四项校研”,以“名师骨干”“金牌班主任”两个优质团队为抓手,共同打磨红色教学方案,“同上一堂思政课——‘井冈之子’陈正人”等红色文化思政“金课”,将英烈的生平事迹、精神品质转化为课堂的丰富内容,让教师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内涵。

集团还借助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办与校情、学情、生情相符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英烈精神内涵。如清明节部分师生代表徒步前往陈正人故居进行实地研学,在陈正人故居观看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幅幅珍贵照片、聆听一个个感人故事,置身其中感受陈正人坚持真理、襟怀坦荡、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重走“红军挑粮小道”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活动感悟“艰苦奋斗”的真谛。

集团还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把学校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以现场教学、实地课堂讲述等方式拉近学生与历史、与文本、与英烈的距离,让学生在实景体验与精神感悟中均“有收获、有成长”。

教师则把教书育人与英烈精神有机融合起来,优化工作方法,更新思想观念,积极主动融入信息科技发展洪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还原革命时代现场,适时播放取材拍摄于当地的电影《红色圩场》等影片,用情景剧再现陈正人“坚贞忠诚”的革命历程。红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黄闰进表示,这种沉浸式的育人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传播者”……

红小教育集团先后获评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科学实践示范校”等荣誉,师生获得县级以上荣誉300余项,红色基因、英烈精神正如“星星之火”一般,正在遂川“燎原”。

(作者单位分别系江西省遂川县教育体育局、遂川县正人红军小学教育集团)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03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