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习方式变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催化剂”

发布时间:2019-02-28 作者: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蔡金花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未来没有学校,未来到处都是学校。”在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年会(2018)暨第57期深圳教育论坛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预测,在创新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更加多元,学校只是内容供应商之一。在朱永新的构想中,未来,学校会被改造成一个个学习中心,学生可在其中同时学习若干种课程。

近日,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年会(2018)暨第57期深圳教育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位专家和教师,围绕创新时代的学习变革这一主题“华山论剑”,深度研讨学校如何提升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时代是个性化的时代,需要创新人才为其开疆扩土。”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将人视为创新时代的核心,而创新时代将为每个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人的创新潜能、活力将被更大程度地发掘、释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认为,教育是创新的母体之一,培养创新人才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呢?叶文梓认为,学校如果适应创新时代的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往往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习方式变革要以尊重生命的差异为出发点,为人的成长、幸福、生活而开展。

“我们的教育是用过去的知识、现代的手段培养未来的人,这样的教育必须变革。创新时代的学习方式变革要从理解、记忆、应用等方面,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评论问题、创造新问题的能力。”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说。

学习方式变革也需要社会的助力。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综合处处长魏红祥强调,宽松的教育政策、自由包容的社会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非常重要。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马连湘认为,社会氛围对创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变革推动作用很大,这包括文化氛围、政策环境、金融支持和国际交流等。

《中国教育报》2019年02月28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