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清华大学:破解水体富营养化有了量化依据

发布时间:2019-03-02 作者:记者 万玉凤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北京3月1日讯 (记者 万玉凤)记者今天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地球系统科学系研究团队喻朝庆博士等在《自然》发表了题为“恢复中国水环境质量需全面加强氮管理”的文章,该成果为近年来全球环境容量限界研究的区域阈值定义提供了新方法,为全方位解决中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量化依据。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结合全国不同区域代表性水体中历史总氮浓度的观测数据和基于DNDC作物模型和其他氮平衡模型计算的氮流失数据,重构了1955—2014年间全国氮排放与水质演变的时空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绝大多数省份的氮排放在1980年代中期均超过水环境安全阈值。全国水环境的氮容量安全阈值为每年(520±70)万吨,但目前氮的实际排放量达到每年(1450±310)万吨。

研究人员对不同氮管理措施的减排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可减小50%左右的农田氮流失,但仅可减少全国总超排量的1/4。该研究团队认为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重构传统的城乡养分循环体系。在提高农田氮肥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还需要将城乡有机废物的还田率从目前的40%以下提高到86%以上。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02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