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移情蕴藏德育密码

发布时间:2019-03-10 作者:徐蓓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日常道德教育中,教师常常困惑于教育效果不理想。对于近来常见诸媒体的师生关系、学生同伴关系失范等问题,不少专家归因于道德教育在这些学生身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怎样提高道德教育的效率?当代美德伦理学家斯洛特的移情理论,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斯洛特认为,道德根源于我们的情感,也即“道德情感主义”。一切道德活动或道德现象均可从人类自身情感,特别是从“移情”中得到解释。

道德活动或道德现象往往具有利他性质,而利他主义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条件的利他主义,即利他的目的是为了自利,帮助他人是因为可以带来好名声,在周围有人际影响力,将来有需要时,被帮助的人会反过来帮助自己。这是一种自利理性。很显然,这种意义上的利他主义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容易被自己利益而非他人利益所打动,从而做出一些帮助别人、感化别人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自利心。但是,人类也有另外一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行为。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巨轮沉没时,绅士富翁将生的权利让渡给妇女儿童。这种利他主义很难用自利理性或利己主义加以解释,这也就是所谓的不追求回报的无私行为。

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道德行为,尤其是无条件的利他行为,并非是理性算计的结果,而是人们的情感反应。而斯洛特认为,移情在我们的道德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情与利他行为有着某种本质的联系,是利他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无条件的利他主义是建立在人们的移情心或恻隐之心基础上的,移情心是人们对他人遭受痛苦所产生的一种不由自主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构成人们无条件利他主义的心理基础。

不管是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帮助他人,都具有利他性。所以,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人的移情心或爱心,而不是灌输教条或道德说教。这种心理基础,人生而有之,但后天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可能会使之受损。大量生活实例也表明,保护和培育移情心或爱心,能够比说教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人们在采取道德行为时,往往不是理性计算或回忆起道德知识的结果,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基于移情心的情感反应。移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伴随特定的情绪、情感、情境而发生。移情作为一种心理能力,即对他人的情感体验“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能力,既能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他人的情感。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欣赏并体验别人的感情。移情又是一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保持心理健康乃至走向成功,都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培育移情心、深化道德情感,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移情心的培育要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才更有成效。如果没有这样的移情心,灌输再多的道德知识,熟知这些道德知识的行为者也许依然会无动于衷。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以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为例,教师不适合极其激烈地表述某种感情。比如说在谈及爱国主义问题时,有些教师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主义色彩,甚至表现出有失理智的言行,通过课堂教学激发的不是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而是情感中消极的一面,使学生面对历史问题时不能以理智的心态和眼光去看待。而这一情况,与培养移情心的教学目的是相违背的。在培养移情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感受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在同情的基础上产生相互同情的愉悦之感,以取得师生间的情感共鸣。针对某件作品,教师也可以采用作品深化和作品评析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移情训练。作品深化主要是让学生以书面语言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将学生引向更高的社会认知层次,使他们掌握普遍的做人规范。作品评析主要是通过对作品信息的反馈,强化正确反应。移情有助于促进青少年产生利他性和亲社会的道德行为,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也能使教育工作更容易进行,有利于巩固教育成果。没有青少年自我情感卷入的道德教育,往往是不能奏效的。在注重师生互动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这样更有利于同龄人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共同提高。

另外,培育良好家风,对于移情心的培养也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到家庭的重要性,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此,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家风,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和分享,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优秀道德品质。即使工作再忙碌,也不能疏于对孩子的关心。要多跟孩子谈心,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和感恩,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保持跟学校的密切联系,通过家校互动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生活中处处都有移情训练的机会。家长看到富人,多和孩子讲讲富人的奋斗;看到穷人,多讲讲穷人的艰苦。通过这种方式,很自然地让孩子把奋斗和痛苦联系起来。这种建立在移情基础上的励志教育,比“要努力、要奋斗”这样空洞的说教更有实际效果。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道德情感在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要充分利用相关理论与实践来不断改善和强化道德教育、提升青少年整体的道德水平,使当代青少年品行端正、道德高尚,成长为实现中国梦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0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