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坚持协调联动整体推进新高考改革

发布时间:2019-04-26 作者: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刘海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八省市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改革,是坚持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的改革。要坚持协同推进,进一步加强省际之间、省内相关部门之间的改革协同,形成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2018年以后,高考改革进入了由东部试点转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教育部指导八省市认真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结合省情市情,因地制宜制订改革方案。八省市充分考虑本地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提出了“3+1+2”的选考科目方案,并在考试时间、录取方式上进行了多种探索创新,是探索新高考选考模式的重要进展。

总体看来,这次八省市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改革,是坚持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的改革。这一方案的形成,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征求意见,经过高考研究专业机构的充分论证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反复考虑,认为符合当前的教育实际,相信也更受家长和考生们的欢迎,更受高等学校的认可。

第三批进入新高考的省市比前两批更多,尤其需要坚持协同推进,进一步加强省际之间、省内相关部门之间的改革协同,形成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虽然各省区市实行不同的高考模式不影响高校录取,但高考模式也不宜过于多样,最好能保持多数省区市的高考成绩具有可比性。这次八省市同时推出的“3+1+2”选考科目方案,得到广泛的认同,步调一致,便于新高考改革的整体推进。

八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6月夏季高考同期举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一次,既减少多次考试对中学教学的影响,也可缓解基层组织考试的压力。高考是一项影响重大、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的活动,又是高利害、高风险的考试。为了保障高考安全有序进行,20多个政府部门一起来齐抓共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计入高考总分,其性质等同于高考。因此,将选择性考试安排在6月夏季高考同期举行,并将考试次数确定为一次,可以避免一再动用大量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

“3+1+2”模式中的“1”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这一模式符合物理与历史的学科特点与基础地位,可以保证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大学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不至于因为所选科目与大学专业学习脱节。而“2”的任选科目充分保障了学生的选择权,并充分尊重高校的选择权与自主权,符合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的基本精神。

在计分方式方面,必考科目的计分仍使用原始分,显示了社会大众对原始分的认可。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考试人数基本固定,可以适用原始分计分制,便于操作与理解。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原始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等级赋分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等级赋分是一种介于原始分数和标准分数之间的计分方式,其思路和目标与标准分大致相同,即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使得不同学科的成绩具有相同的分布、难度和标准差,以达到不同科目在分数使用上的等效,最终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可比的总分。这次八省市的等级分均采用一分一段,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这种等级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分。尽管等级分存在一定局限,但在不同科目难度与成绩无法相比的情况下,等级分成为较优的选择。

新高考改革还在不断地探索推进之中,需要一个逐渐深化和完善的过程。相信通过改革的实践检验,在各种不同的方案之中,经过比较鉴别,最终可以找到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考试规律,并具有长远生命力的高考模式。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26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