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考点外跪谢母亲彰显感恩的心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堂吉伟德 来源:中国教育报

6月8日下午,高考最后一场考试即将结束。安徽合肥十中考点大门外,已聚集了多名考生家长。5时许,英语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一位身着黄色T恤的高个小伙从大门走出,径直走向人群,突然跪了下去,对着母亲高声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母亲见状,双手抱住儿子的头,哭了出来。

这一跪,源于深情流露,也属于真性表达。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是伟大而无私的。为了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几乎所有家长都作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考场内紧张而抑郁,考场外焦躁而不安,考场内外的气氛高度相似。孩子们学得艰难、考得辛苦,家长们同样陪得艰难、陪得辛苦。每一位家长,都会为了孩子的成功而欢欣,也会为孩子的失败而惋惜,孩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无不凝结着父母的心血与付出。是什么支撑起无私而不求回报的父母之爱?是责任,是道义,更是一种亲情伦理。

反过来,孩子对于父母之爱,又将作出何种反应呢?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父母对我们的爱像路一样长,儿女对父母的爱却像筷子一样短。”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没有一种爱是天经地义的,孩子的成长与成功,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与回馈。于父母而言,孩子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令人无比激动,然乌鸦有反哺之意,羔羊有跪乳之恩,孩子能知恩感恩,懂得自己一切来自何处,未来的努力在何方,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灵魂和高尚的情操,才是最丰硕的教育成果。一个人知道感恩父母,就会感恩和回报社会,也就具备了向上向前的强大动力。

多年前,在湖北某地举行的一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接受捐助的资格。原因是一年多来,受捐助者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虽然给资助者写过一封信,但信中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而不见“谢谢”两字。“感恩”意识的缺失也引起了诸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呼吁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冷漠的一代”,否则我们的社会可能会失去起码的良心。感恩是传统品质中的基石,蕴含着“先成人,再成长”的朴素哲理。

一次跪谢,让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找到了情感的归宿与精神的寄托,也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新风貌。母亲抱孩子痛哭的一幕,激发着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呼应,让人感到无比欣慰。高考虽然结束了,但孩子成长之路却刚刚开启,知恩感恩作为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延续,更让我们对青年一代的成长充满信心与期待。

(作者系职员)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