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微微摇晃的海岛

发布时间:2019-06-21 作者:黑陶 来源:中国教育报

清晨。舟山群岛中的定海。古老岛城。黄色的大海(太平洋),就在驰过汽车的马路驳岸边荡漾。远处海面上,有灯塔,也有散落的绿色小岛。我身边的近岸处,拥挤着停泊了很多铁质海船。插着小红旗,尖锐高翘的船头,包裹了厚厚的黑橡胶皮以防撞击;几乎所有的船身,都漆成鲜明的黄色,内舱则是草绿色。一个穿白球鞋、红裤子,头发极短的男青年,敏捷地跳上了其中的一艘船。铁船启动,灵活地钻出停泊的船阵,驶向大海的远方。这个坐在甲板小凳上,在吃手中早餐的男青年,让我想起朱天文编剧的《最好的时光》中的张震。他也曾经坐在渡海的船头,而“水波粼粼迎面而来的渡轮上,是提着行李的夏荷。两艘渡轮交错而过在高雄港埠”。

岛城。更多的记忆是夜晚。细雨沙沙落下,落在被时光刷暗的岛上旧街区,也落在茫茫寂寞的大海之上。有历史感的街道很窄,两侧茂密的香樟行道树,可以在街道上空交接。正值四月,香樟新叶旺发,绿白淡黄的细小花簇,在散出浓郁湿润的香气。花叶之香,也浸染了无处不在的、劲拂的大海腥潮之气。

在这样异乡海上的夜晚,我曾站在临近大海的某个旅馆前,等待就要到来的来自北方的友人。香樟花叶如夜云般卷袭的街道旁,我曾进入过那个灯火明亮的“岛上书店”。夜黑的海上古城内,这安宁的书店,如散逸书香的甜蜜透明蛋糕,亦如给夜中渡海人以最深安慰的温暖灯塔。然后是午夜,路旁偶然遭逢的名叫“华玲”的夜宵餐馆。店主是一对搭档,初中时的男女同学。女生在岛上成长、上学、开店;男生则远渡重洋,在异国数年后又重新回到岛上,在一次无比巧合的邂逅之后,与女生开始合作。酒液像细微的海的波浪,在桌上晃动。我们与他们,像是相识已久的老友。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座海岛,是这首《橄榄树》最初的源地。因为,歌词作者的根,就在岛城的小沙镇。在她祖居的一个小房间内,我站着,看循环播放的30年前她首次回家的视频。她哭泣,她微笑,她在庄重虔诚地喝瓶中装着的故乡水……我记得她写于1976年的《撒哈拉的故事》中的一段话: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如果把这段话这样排列一下:

每想你一次,

天上飘落一粒沙,

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

天上就掉下一滴水,

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这完全是中国新诗史上最美、最质朴深挚的一首爱情诗。

她的名字,叫三毛。

夜已深沉,海岛在微微摇晃。摇晃的原因,是太平洋永不停歇的摇撼,是深夜的酒,当然,也肯定是激荡内心、让人沉醉的永恒情感与诗。

(作者系散文作家,著有《泥与焰》《漆蓝书简》等)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21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