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临沂大学深挖革命老区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校外实践

寻访抗大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19-08-29 作者:本报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赵长芬 来源:中国教育报

聚焦暑期师生生活

1941年5月,抗大一分校与中共滨海地委共同创立了滨海中学,这就是山东临沂大学的前身。今年暑假,该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启动“重走抗大路”活动,3支社会实践团队历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4省9市县,跨越1500多公里,寻访抗大足迹,追寻抗大人的初心和使命。

通过参加“重走抗大路”活动的历练,学生们普遍把个人理想和追求同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正如该校党委书记李喆所说:“在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无法替代。”

临沂大学是抗大一分校在沂蒙革命老区办学的血脉延续和精神传承。该校立足沂蒙这片红色热土,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红色教育校外实践活动,找到了一条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学校在开设“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校本必修课程的同时,严格规定实践学分,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寻访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寒暑假,学校还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学生周末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等红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学校还组织学生搜集老红军、老支前、老模范等英模人物的事迹,整理并撰写口述史。

该校秉承抗大“为用而建”的学魂,弘扬抗大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学风,积极引导学生下基地、下农村、下工厂,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该校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4周,研究生和专科生不少于两周,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近年来,该校深入挖掘沂蒙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起以“学校课堂、第二课堂、校外育人基地”为依托、以“课程、教材、媒体”为载体、以“专家、老师、学生”为主体的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教育教学体系,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本领担当。

今年暑期,该校2007届毕业生、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褚集小学教师伦学冬,为救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伦学冬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践行了“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

“伦学冬同志的英雄事迹,是践行抗大基因和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校不断涌现出像伦学冬这样的先进人物,更加坚定了我们用抗大精神和沂蒙精神办学育人的信念。”校长杨波说。

在抗大基因和沂蒙精神的涵育下,该校涌现出了孙莎莎、刘秀祥、黄梓琪、马金鑫、鲍程一方等全国道德模范、新中华二十四孝、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优秀青年学生典型代表。

《中国教育报》2019年08月29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